自打有了“春晚”,我每年必看。自打有了网络,看完“春晚”我还参与评论,批评是少不了的,诸如有的节目搭配老套、艺人表现做作之类,“春晚”有了多少年,这些话就说了多少遍,说来说去,自己都累了。
话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套用这句话,是否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春晚”?也就是说,因为我没什么新鲜评论,所以也怨不得人家“春晚”没什么新鲜节目?
多亏我今年采访了“春晚”,感觉不是这么回事。私底下,导演和艺人都很高明,我想到的他们全都想到了,我没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
关键问题是,所有表演必须面对“众口难调”的现实。比如“必须考虑的问题”:男女关系最有笑点,但艺人不能仅考虑笑声,还要考虑孩子和老人的感受。再比如“必须保证的节目”:有人喜欢相声小品,有人喜欢“春晚”魔术、京剧,还有人喜欢新老“红歌”……从内容主题到形式创新,众口难调,何况是这么多的受众?哪怕是一台寻常晚会,都要有各个方面的考虑,何况春晚?导演和艺人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
我这么说倒也不是劝观众知足常乐,我也是观众之一,对“春晚”自然也有所期望。但现实如此,奈“春晚”何?求人不成,还是反求诸己吧。
还是给自己找点乐子吧,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考官,把央视当成学生,让他们年年高考,年年落榜。然后我们年年都敲着他们的脑门说,这叫爱之深,责之切。
潜移默化之下,考官与学生的关系或许能够确立。如此一来,“春晚”就不仅是用来看的了,它也是用来说的。
说什么?好不容易当一次考官,当然怎么高兴怎么说,一年的话都攒到“春晚”上说。由于没有标准答案,考官之间自然也会争论起来。于是大家自说自话,艺术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偏执的,宽容的,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最后肯定有人端出一个标准答案,诸如收视率,优秀节目之类。然而大家并不买账———假的!这不就热闹了吗?
春节要放鞭炮,“春晚”就是炮捻儿。炮仗有响不在捻儿上,真正的热闹在“春晚”之外。演员们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家有了一个展示内心的机会。皆大欢喜,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