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正在国家大剧院主演话剧《老舍五则》的刘佩琦与北京媒体见面。张口闭口都离不开表演的刘佩琦先温后火,越聊越来灵感。他不仅幽默地感叹说,台下七八十个观众的鼓励让他非常来劲,还透露说他为了摸清观众反应,向剧场的服务员们虚心“讨教”。
台下没掌声 心就像进了冰箱
在《老舍五则》中,刘佩琦出色地扮演了《柳家大院》中的算命先生、《也是三角》中的孙占元、《断魂枪》中的沙子龙、《兔》中的票友俞先生四个不同的角色。让他意外的是,该剧去年在香港首演时,受到了香港观众的热烈欢迎,“我原先以为香港的观众对京味儿戏不会那么感兴趣,但让我意外的是,他们非常热情。”意外的是,因为各种原因,该剧在北京两次演出的上座率都不尽如人意,他开玩笑地说:“1月5日晚上,我低头儿往台下一看,只有七八十个观众,但这七八十个观众对我们的戏反映不错,气氛热烈得都快炸了堂子了,这让我很受鼓舞。我们演员的心其实很脆弱,我们需要观众们的鼓励,要是台下没有掌声跟喝彩,那我们的心就像被放进了冰箱。”
为摸观众感受 向服务员“讨教”
为了摸清观众的真实观剧感受,刘佩琦竟然向大剧院的服务员们“讨教”。“服务员们跟我说,他们常年在剧院工作,一个戏有没有品质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戏他们看两眼就走了,而《老舍五则》他们连着看了三场。当我问他们上座率不高是什么原因的时候,他们也从市场等各方面帮我分析。”
刘佩琦认为,《老舍五则》上座率不高应该是个个案,“我们也没分析出为什么北京观众反而不喜欢看老舍的作品,我不知道现在80后、90后知不知道老舍先生,但我发现有些学表演出身的年轻演员连赵丹和于是之都不知道是谁。”
“老天津”刘佩琦 就爱京味儿戏
老家在天津的刘佩琦从舞台到电视剧,演了不少的京味儿戏,“我喜欢北京市井文化,也喜欢北京文化,中国这么多地方文化,北京文化首屈一指。”他说。让人惊讶的是,喜爱文学的刘佩琦虽然阅读过很多国内外经典名著,但老舍的小说是他在此次演《老舍五则》之前惟一没有读过的。“没想到,我以前读过的那么多名著我都没能到舞台上演,只有老舍先生的作品给了我塑造这么多人物的机会。老舍先生是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他的作品带着青苔和蜗牛的味道,他把老百姓的生活描写得那么生动而深刻。”
刘佩琦还说,他自己平日里喜欢积攒一些老北京的方言,以便随时可以用到台词中。
最缺真诚批评批评中才能进步
尽管刘佩琦在《老舍五则》中的表演大受好评,但他却认为,现在戏剧圈最缺的就是真诚的批评。“所有剧评都是夸的,怎么就没人站出来批评。到位的批评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他说。刘佩琦笑称自己是在批评中不断进步的,“我觉得自己像样的作品《大宅门》、《大工匠》、《和你在一起》等,每部戏演过之后,我都听到了不少批评之声。《大工匠》播出以后,我老师就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这个戏真不错。我说我的表演还要您指教,老师回答说,谁说你的表演了,我夸的是那部戏。然后老师就给我指出若干的表演中的问题,比如我在剧中对亲儿子太过严厉,对妹妹的情感太过苛刻等。”(记者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