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姜文:一边站着挣钱,一边射穿铁门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北方朔
2010年12月17日09:37

  看这部电影之前就满耳朵牛逼了,大家都这么说。姜文如何了得是历史,让子弹如何牛逼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历史再次证明姜文是中国电影的传奇,甚至有人宣称姜文王朝到来了,这些对我来说没什么意思,姜文有多牛逼我自己清楚,不用你说,不要学着别人说姜文是中国的“马龙白兰度”,让子弹飞有多牛逼我没看之前你再说也不管用,这些在我看完之后尘埃落定,是的,很牛逼。这词儿是不是已经被用烂了?黄秋生前段时间接受采访的时候质疑姜文新片,说肯定是烂片,“光听名字就知道不行,子弹怎么飞”,有个性的黄秋生犯了一个错误,他永远不可以低估姜文,尤其在没看过这部电影之前低估。

  我想起姜文在某次上《锵锵三人行》的时候,说他想拍带劲儿的电影,那是在《太阳照常升起》之后,阿城看完那部姜文花费巨大心血的电影之后说,姜文太客气了,全是肉,实在,大块大块的,想吃口素的都不行。在经历不算成功的《太阳》之后,姜文依旧将这两大基因变本加厉地加到这部之中,有增无减。首先是带劲儿,我们已经习惯了观众在看完国产大片之后骂娘了,而这部片子在我有限的观影经历中居然有三次掌声,实属难得,这掌声是因为姜文的黑色幽默,我个人认为更是因为影片本身带劲儿,姜文自己对带劲二字的解释给人的感觉就是西部片,一群爷们儿,为了女人、财富、地盘、权势不惜枪林弹雨,当然,最后正确的价值观肯定会超越他们成为最主要的,要么是情义,要么是正义,这是老套路,但是姜文依旧可以拍得精彩,几年前韩国人拍出了一部《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韩国人很老实,一丝不差地模仿好莱坞的西部片,虽然拍得很精彩,但终究不过是一部翻版之作。姜文这部电影有那股劲儿,但更有不一样的东西在里面,虽然张麻子听莫扎特,黄四郎飙英文,马邦德坐火车,但中国元素还是让人清晰地看到了这不是在模仿,而是在超越。第二个基因是实在,老罗在第一时间展示了他的大嘴,说姜文“和每一次一样,姜文的问题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力道,而是用力过猛,该做到百分之百的,他总是做到百分之一百二(这一次很多场戏是百分之二百五)”,现在老罗和阿城对于姜文两部片子的评价是一样的,用当前的大俗话讲就是“太给力”了,以至于让人不舒服,或者说让人喘息不得,但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吃不饱,而不是吃不下,对于这么慷慨大方的姜文,我们也只好不说什么。

  实在不想提电影的细节了,那些出色的幽默都是精彩绝伦的,绝不像赵本山用些网络段子拼凑起来就是春晚小品,台词好,演员也好,葛优早就是戏精了,发哥表演也很卖力,但是姜文是冲着他的票房号召力的,张麻子手下的那帮兄弟也都很好,姜文看女人功夫一流,老婆周瑜在太阳即便演个老太婆,虽然不及陈冲穿护士服光着脚,但都让人心动,这部电影里也美得很。只是到了后半段,葛优死在钱堆里之后,电影开始向一个“政治寓言”转变,我对那些审查电影的人的智商实在不敢恭维,若从政治这点来说,这部电影传达的“不良思想”绝对比《鬼子来了》严重,但是他们偏偏禁了《鬼子》,让这部过了。我相信姜文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冲着钱去的,但是正如电影中的台词一样,姜文想挣钱是要“站着挣钱”的,而不是张艺谋、陈凯歌之辈需要跪着,但即便是这样的商业大片,姜文依旧在传达着自己的价值观,那个将税征到2010的黑色幽默,以及对北洋时代的回味,用姜文自己的话是“北洋时期很有意思,那种华洋混杂、思想解放,包括刚脱离了封建统治时人的那种疯狂兴奋状态。所以五四运动是那个时期出来的,鲁迅也是”,特别是最后的那段对黄四郎的最后一击,那个用枪将黄四郎的固若金汤的铁门射成筛子的场景尤其具有隐喻性,而最后铁门被民众冲垮的一幕可以解读为姜文将希望寄托在民众身上,同时又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一次嘲讽,姜文处理这些矛盾起来显得如此的有技巧,不矫情,不生硬,荒诞之中不乏真实。

  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如此具有普世性,几百年后仍能在中国灵验,细细一看不正是如此吗?我们的屏幕充斥着大量让人只想退票的烂片,但同时我们还有姜文、贾樟柯、宁浩,正如我们的文坛有余秋雨、评委都可以获奖的鲁迅文学奖,但同时我们有王朔、王小波、冯唐,还有那个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韩寒。可能对于这样的电影领域,再多的溢美之词给予姜文都不为过,但同时只有一个姜文或者寥寥几个姜文又是我们的悲哀。

  北方朔(作家,湖南广电编导)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李瑞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