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明明买了《大笑江湖》的票,影院却给了《赵氏孤儿》的票,贺岁档大战刚刚开始不久,阴魂不散的“偷票房”再次显山露水,为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电影产业化,抹了一把灰。
这次偷票房事件,源自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鉴于拍摄者在视频中所说的话,也带有一定的误导成分,所以目前暂时分不清是造谣诬陷还是故意炒作。《大笑江湖》和《赵氏孤儿》两方声称都要调查,当事影院经理的说法含糊不清,更使得偷票房事件成为一宗谜案。
据业内人士介绍,偷票房事件并不鲜见,因为观众的利益并没有受到影响,片方也无充足证据来维权,所以,作为潜规则,偷票房一直浮在水面之下偷偷的进行。但这次《大笑江湖》和《赵氏孤儿》因为同属贺岁档影响较大的电影,使得偷票房话题被再次掀了起来,这个话题也到了该认真探讨一下的时候。
偷票房首先考验院线的诚信。作为片方,将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电影产品交予院线,无论产品质量如何,院线都应该善待,要尊重观众(消费者)的选择,不能移花接木,为了多获得一点利益,和相对而言强势的片方合作,把竞争对手的钱掏到自己的口袋里。前不久一部电影公映时,就曾在各地聘请临时人员监督影院的上座情况,已经说明片方开始对院线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天知道作为利益共同体的片方和院线产生这种不信任意味着什么。
其次,偷票房伤害了电影生产企业的制作积极性。中国电影票房虽逐渐上涨,形势喜人,但真正获利的影片并没有几部,2010年上半年赚钱的国产片不足10部,仅为全部公映影片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大多数电影都成了市场惨烈竞争的炮灰,再加上盗版的步步紧逼,投资电影不但需要财力,更需要有承受赔钱的勇气。如果片方视为重要收回成本来源渠道的院线,也充满了猫腻,真是等于彻底断了电影厂商的后路。
第三,偷票房会让电影类型的多元化成为一句空谈。成熟的电影市场,不该是大片的天下,也不能任由进口电影横冲直闯,对于具有探索价值和人文品质的小众电影,市场也应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一来丰富了观众的选择,二来也为国产电影的未来提供了一片希望的土壤。而偷票房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往这片土壤里撒毒药。
无论这次偷票房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哪怕退一步来说只是炒作,也是对中国电影产业形象的一次败坏。我们的电影人,不该在这样的事情上玩鸡毛蒜皮的把戏,损人利己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偷票房成风,最终自己也会掉进这个怪圈,从偷人者变成被偷者。
韩浩月(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