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话剧

解放日报:原创音乐剧先走华语圈 再言冲世界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伍斌
2010年11月22日09:30

  本报讯 (记者 伍斌)上海即将诞生一座专业音乐剧场,正在原文化广场地块施工的新剧院可望于不久后面世。与此同时,剧院经营团队广为寻觅适合首演的剧目,烦恼也由此产生——由本土原创音乐剧作品来打响第一炮,人人向往,但是遍寻国内目前已经问世的大大小小音乐剧制作,无一可以胜任。无奈,搜寻者的目光,还是不得不放到海外引进剧上。

  有关专业人士指出,当下国内音乐剧制作、演出业界蔓延着一股 “浮夸”风,演出前动辄吹嘘要 “走向国际”,演出后则悄无声息地“封箱”,其实我们对音乐剧领域的“皮毛”也还没掌握到位。他们提醒本土原创音乐剧创制者们:先搞懂中国观众的需求,能扎扎实实在华人市场站稳脚跟了,再说冲世界也不迟。

  没有故事,更缺成功音乐

  上海高瞻音乐剧团团长金复载认为,尽管我们自创的音乐剧作品不下200部,但迄今还在“问路”阶段,没有一部作品可以说是获得了真正的市场成功。尤其是在林林总总的原创音乐剧中,还存在着概念界定模糊不清、沾点音乐和歌舞就算音乐剧的毛病,这也让我国起步阶段的音乐剧创作泥沙混杂、步履更艰。 “一些用电声伴奏的戏曲作品,一些只是加了简单的歌唱、舞蹈的话剧作品,都把自己归入音乐剧,也让领略了海外引进剧风采的观众更加困惑,也难以对国内音乐剧原创的品牌产生认定。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内音乐剧原创之作几乎都缺乏 “用音乐讲故事”的能力。编剧大多是话剧、电视剧以及戏曲编剧“跨行”客串,许多人连怎么用音乐剧这个样式编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都做不到。另外,决定一部音乐剧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音乐,目前更缺乏整剧成功的个案,大量原创音乐剧在音乐上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不要说诞生朗朗上口的曲目了。

  没有营销,更缺产业形态

  也有人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音乐剧创作,还在走“拍拍脑袋,报报选题,通过选题,批点资金”这种传统的“院团式”创制之路。这样“催熟”的作品,首演前通过媒体也“吹”得天花乱坠,但最终还是很难经得起观众和市场检验,买票观众的“冷场”与圈子内“捧场”人士的狂呼乱叫形成鲜明对比,让作品最终还是难以挣脱“首演过后,刀枪入库”的宿命。

  多次亲历了海外选剧的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说,以前国内创作界不少人希望本土原创“一步到位”,现在看来,中国的音乐剧制作一定是要经过“描红”这个阶段,必须吃透人家这个行业之所以成为产业的所有“要诀”。国外一部音乐剧对几分钟必须引爆观众一次情绪、布景道具怎么设计才既合理又节省成本、衍生产品按照何种节奏面世等等,都有一定的“秘密”。我们的创作者如果只是满足于在台下做观众或者讲堂上做故事解读,而难以深入世界音乐剧制作的第一线去“探宝”,恐怕很难成就成功的音乐剧,遑论打造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形态了。

  没有国内成功,慎言走向世界

  就在大量本土原创音乐剧于国内“惨淡经营”之时,近年不断看到“后起之作”在首演前就标榜自己“剑指国际市场”、“是近年少见的音乐剧巨作”,也确实有个别原创音乐剧花大力气巡演到了东南亚国家,但是与其已累计上亿的投入相比,演出后再也见不到关于票房、上座率的飘红记录,多见的是千篇一律的“掌声雷动”之类的描述。这样的虚夸不务实,只会让原创音乐剧的路子越走越偏,越走越窄。

  “在至今还没有成功征服国内观众前,国内原创剧拿什么去海外市场挣钱、赢口碑? ”不少人对此表示了质疑。其实,家门口新建剧院难以找到可以开台演上一段时间的国内原创剧目,就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原创音乐剧佳作是多么匮乏。对此,国内专业界首先还是应该摸透本土观众的需求,就像中国香港武侠片当年是先在华语圈经久不衰、再到国外市场打天下一样,先取得原创剧在华人观众圈的成功,再谈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史少楠)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