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舞蹈艺术

舞蹈诗《天边的红云》不说话比说话更有力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11月22日03:34
舞蹈诗《天边的红云》剧照

  本报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亚运文艺演出活动于前晚在广州友谊剧院拉开“广州上海演艺文化展示月”的大幕,来自上海歌舞团的舞蹈诗剧《天边的红云》作为开幕演出,一连两晚让市民和八方宾客经历一场“中国式红色经典”的深刻感动。这部以女性故事为主线的长征题材舞蹈诗剧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震撼”,当剧院电子屏打出一行字“红军长征时,出发30多万,存活3万,现存126人……”时,很多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前晚演出结束后,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

  本报记者 刘艳

  广州日报:《天边的红云》自2006年公演以来已有4年的时间,此次来穗参加亚运期间的文艺演出,有做特别的准备吗?

  陈飞华:这部剧走到今天已经很成熟了,去年该剧获得了“荷花奖”金奖,至此,这个版本就相对固定下来。这次来广州演出就是获得“荷花奖”金奖的版本,整场演出紧凑而丰满。

  广州日报:普通观众该如何理解“舞蹈诗剧”与“舞剧”的不同?

  陈飞华:“舞蹈诗剧”是中国独创的,舞剧讲究故事、情节、人物、脉络,舞蹈诗剧也有这些东西,但点到为止,更多的是采用写意的手法,注重情绪的张扬。

  广州日报:业界普遍认为,舞蹈不适合讲述太复杂的故事,但长征这样的军旅题材应该算是很宏大的,在编排《天边的红云》时,遇到过困惑吗?

  陈飞华:舞蹈长于抒情,不善于表达情节,但她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亘古流传的艺术门类就在于她虽然“不说话”,但“不说话”的感染力可能比“说话”的感染力还要强。在《天边的红云》中,除舞蹈本身外,我们还运用了大量的舞台美术来帮助“说话”,独舞、双人舞、群舞,配上不同的画面、灯光都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广州日报:对于这样的主旋律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容易遇到观众的接受度问题。有人说《天边的红云》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选择了战争中的女性作为挖掘对象,您怎么看?

  陈飞华:是的,以往一提到军事题材,给人的感觉都是“很正面”、“很硬”,从女性角度挖掘的剧不多。但是我们在创作中不断感受到,长征中的人物实在太丰富了,尤其是女兵战士,通常我们会觉得,打仗就是男人的事,当这样惨烈的事有女人出现时,人们往往会觉得愈加惨烈,从这些角度挖掘,作品就会更人性、更鲜活、更感人。

  广州日报:舞台上这些演员都是年轻的“80后”、甚至“90后”,可以说他们在舞台上演绎的就是70多年前的同龄人,时隔70多年,他们如何能够透彻地理解曾经的那些生命,并将那种情绪带到舞台上?

  陈飞华:这个问题非常的敏锐,今天的年轻人与70多年前的同龄人相比,缺少一些坚定的东西,如信仰。

  排这个剧的时候,对于演员来说,舞蹈技巧根本不是问题,如何理解人物的心理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真的是下了很大工夫,资料、电影、走访老红军、重走长征路,这一路下来还真有效,年轻的舞蹈演员们都非常受感动,走进排练室,演员和导演闭门“修炼”整整三个月,一点一点抠,才把舞蹈与情绪完全融为一体。

  

(责任编辑:ALLEN331)

广州日报

912粉丝

关注

ALLEN33

1801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