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 早在一个多月前, 纽约城内就开始随处可见《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宣传海报了, 无论是各个地铁站的出口处, 还是时代广场附近占半楼高的巨幅广告。前几集的海量票房, 让《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在宣传造势上显得财大气粗, 毫不掩饰其期望创造票房神话的野心。
在星光云集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上部》纽约首映式结束以后,隔一天的周二晚八点半,制片方在林肯中心附近的AMC影院举行了媒体预映专场,比正式放映日期十一月十九日提前了整整两天,为影片造势提供了极大便利。这次搜狐娱乐的记者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将《哈利波特》终结篇上部先睹为快了。
预映专场在这家AMC最大的放映厅举行,楼上楼下坐满了各大媒体和独立影评人们,许多人手上捏着笔记本,时不时地在上面记着什么。在场观众跟热爱《哈利波特》系列的狂热粉丝相比,显得普遍年纪偏大,但当《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片头字亮起时,全场还是热情地鼓起了掌,期待之情不言而喻。
紧接上篇,影片从哈利离开霍格沃茨学院以后的逃亡生涯讲起,在承袭了以往系列的黑色风格前提下,节奏越来越紧张,戏剧冲突也越发升级。评论家的声音普遍认为导演David Yates和编剧Steve Kloves这一黄金组合一如继往地保持了其忠于原著、并确保韵味也原汁原味的风格,仍然当之无愧为上乘的改编作品。剥去魔幻电影的外衣,从整体结构上而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正类似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以逃亡生涯“在路上”的时间线条作为线索,奔赴一个又一个的目的地逐步揭开谜团,再在适当的片段里穿插点缀一些追逐和打斗戏,配合丰富的冒险和悬疑元素,时紧时松, 错落有致。
紧张的段落像精致的小品,每一段时间不长,但起承转合非常完整,另人印象深刻。而松下来的段落,也是本片与其他《哈利波特》系列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哈利与挚友罗恩、赫敏三位主角之间非常细腻的人性戏,这也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上部》着重墨刻画的地方。在亲密又尴尬的三人关系中, 除了不少英国式的喜剧元素, 进入青春期后,三人的友情和微妙的爱意掺杂在一起,再加上佩戴魂器将人性自私的阴暗面诱出,于是在艰难的逃亡生涯中,三人的关系也备受考验。三位当年的小演员经过近十年的合作,在演技上早已轻车熟路,配合成熟,撑起这么大量的心理戏游刃有余,丝毫不显局促。
遗憾的是此片作为终结篇的上部,势必充当了交待和过渡的作用。占全片时间近一半的心理戏虽细腻有余,节奏却显得十分缓慢,确有把终结片硬拖为上下两部的嫌疑。结构的紧凑程度在某些部分稍显欠缺,动作戏仅是点缀。虽小高潮不缺,但结束时就欠奉一个大高潮,仓促地在伏地魔窃取了邓不利多魔杖中就结束了。这虽达到了让观众期待下部的作用,但也使人感觉本片的完整程度有些经不起考验。
影评人观点
一些评论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洛杉矶时报》的评论人Kenneth Turan说:“公平地说,本片主创确实已经很尽力地在故事线条里面加打斗、追逐戏和一些虚弱的诅咒。这确实是百试不爽的电影元素灵丹妙药,不过可惜的是,要达到这般理想的效果也往往是最不易的。”
好在大部分的评论都偏向正面, 如《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Elizabeth Weitzman表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上部》在惊险动作、政治寓言和多维的爱情故事里平衡得很好,让人感到既悲伤震撼又很真实自然。” (Vanessa H 纽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