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筹委会成立

来源:北国网-辽宁日报 作者:王研
2010年11月15日07:58

  核心提示

  11月7日,著名编剧汪海林在个人微博透露,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筹委会正式成立。该机构的发起人是国内众多知名编剧,包括高满堂、海岩、彭三源、张永琛、周振天、王丽萍、王宛平、王海鸰、徐兵、刘和平及汪海林。以往,电视剧编剧行业长期处于散兵作战的状态,无论作品创作质量还是编剧权益都没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此次成立工作委员会,无疑是宣告中国电视剧编剧群体将在未来以一种整体性的姿态出现。

  尽管电视剧每天都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电视剧编剧并不是为人熟知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创作状态也并非如电视剧剧情般光鲜艳丽。如果认同电视剧不应该仅仅是打发时间的低级消遣品,那么,同样应当给予电视剧编剧这一职业一定的要求和重视。站在一个文化从业者的角度,他们应当担负起相应的文化责任;站在一个文化供给者的角度,他们也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尊重。

  没有相应的回报与认可只会消磨掉编剧的文化责任感

  今年10月17日,“2010电视剧编剧年会”在上海召开,朱苏进、陆天明、高满堂、王丽萍、宁财神、六六等40余位“当红金牌编剧”均有出席。此次年会可以被视为 “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筹委会”成立的前奏,年会期间,与会编剧集体反思了当下有关电视剧创作和编剧生存状态的诸多问题。

  著名编剧周振天在参加“2010电视剧编剧年会”时说:“对编剧的尊重我觉得还没有达到符合艺术规律的程度,你看海报上永远没有编剧,出来就是主演、导演。 ”著名编剧尚且对不公平的待遇颇有微词,何况那些不曾出名,没有机会参与大剧创作的“小编剧”们,对他们来说,做一名电视剧编剧就真的只是一项“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做电视剧编剧,天生有一种夹缝意识。所谓“夹缝”,说白了,就是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作家大多认为电视剧是俗文化,是反精英意识的,给电视剧写剧本等于妥协了现实、放弃了理想;而从事电影创作的编剧又认为电视剧是小儿科,论艺术性和圈内地位,都得靠后站。于是,除了少数功成名就的“金牌编剧”,大多数电视剧编剧的地位与他们给一部电视剧作出的贡献远远不相匹配。据说,一线电视剧编剧拿的稿酬不如二线的电视剧导演,有的甚至不如三线演员。大热电视剧《金婚》(在线观看)的编剧王宛平说:“这就是国内编剧的现状。如果你的钱花在编剧身上多了,导演和演员怎么办?只能在编剧身上省钱了。”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筹委会成立后,王宛平在个人微博上留言说:“这几年电视剧编剧会好像很多,感觉编剧地位似乎蛮高,但究其实质,又蛮不是那么回事儿,前几日见小摊卖《金婚风雨情》盗版碟,封皮有导演、演员的名字,居然就没有编剧名,丁丁说,这盗版商都那么势利,盗版都经过编辑啦,专把编剧名删掉。 ”

  曾创作了《中国式离婚》的著名编剧王海也在微博发表了意见:“我想编剧努力把剧本写扎实,用新人演也会好看。但有人说,这样制片方赚不到钱,电视台收购片子看演员,因为观众看演员,观众决定收视率,收视率决定广告商投资,广告商决定电视台死活……如此,电视剧怎么搞才能好呢? ”为此,有网友回复说:“艺术也好,娱乐也好,人们真该懂得尊重它的价值。这样,从事其行的人,也会知恩图报地尽心尽力吧。 ”

  人们常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话道出了编剧的重要作用,没有了编剧的基础性工作,电视剧就好像建在泥沙之上的问题工程。而编剧的作用如果被忽视甚至被无视,那么,等于在推动一种恶性循环。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与认可,只会愈加消磨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失去对剧本创作所怀抱的崇高意识,最终敷衍了事,彻底跟随市场的节奏和需求。

  电视是最主要的文化传播平台电视剧编剧要将创作上升到对文化负责的高度

  尽管电视剧编剧们的角色常常被忽视,但是,提起作品受众群的广度和基数,当今时代,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都远远比不上电视剧的普及程度。也就是说,电视剧编剧们的创作成果是在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因此,他们更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他们的创作质量也必须保持一个基本的水准。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在当下担当着最主要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主要娱乐活动或者说接触最多的文化资源就来自于电视节目,不夸张地说,电视节目对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电视剧是电视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黄金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大多是在欣赏各种各样的电视剧,它们掌控了相当多人的主要娱乐时间。电视剧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品位和文化水准。因此,作为打造电视剧的人,为电视剧充实文化含量的人,电视剧编剧并不仅仅只是对电视剧本身负责,更应当将自己的立场上升到对文化负责的高度。

  编剧彭三源提醒广大观众,当读图时代到来后,电视剧正在慢慢取代文学的教化作用,编剧不能盲目跟从市场,湮没了整个行业应该担当的社会道义与责任,人文理想是创作人所不可缺少的。编剧赵冬苓在“2010电视剧编剧年会”上也发言说:“我不把自己看成是娱乐界人士,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商品社会中保持知识分子的姿态。虽然做的是娱乐产品,但是我不想纯粹地娱乐观众。 ”

  从自身入手的反思和呼吁将提升电视剧编剧的存在感和价值性

  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是一位观点颇前卫的学者,他一直对影视平台以及新媒体对文化的推动性持有积极的态度。他认为,当下,文化的主流样式是电影和电视,“我们在影视作品中能够隐约看到文学膨胀起来的影子,比如电视剧《蜗居》(高清在线观看)。因此,我认为,同样可以说当下时代生活的叙事和抒情思维是有高度的,这种高度时时体现在影视作品中。 ”

  尽管身处传统意识浓厚的学院之中,但是,葛红兵喜欢用开放的眼光看待新的文化样式的出现。他认为,应当充分认识影视作品及其文本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甚至鼓励纯文学作家们大胆参与其中。 “文学艺术依然在声光媒体的强势下涌动,每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出场,文学界都应该将其看成是自己成果的一部分。只有叙事能力最强的人才可以担任编剧。作家不应该拒绝‘触电’,前几年,很多人都在骂作家‘触电’。现在我们发觉,那些火起来的电视剧往往是非常优秀的作家们创作出来的。 ”

  也许可以这样预期,未来,电视剧编剧们以整体性姿态出现,在行业内建立起一种规范和标准,从自身入手的反思和呼吁,将使他们的存在感和价值性得到更大的尊重与认可。

  

(责任编辑:小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