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幕》】
16位青年导演密事独家告白 |
27年前,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张艺谋,意气风发地在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摄影阐述中发表宣言,“在艺术上,儿子不必像老子,一代应有一代的想法,我们愿意用实践来证明心中所想,哪怕它是幼稚的。”而今,张艺谋们熬成了“老子”,数量更庞大、成分更复杂的青年导演,则从他们手里接过挑战传统、撬动理想的接力棒,不一样的身姿,源于对电影同样的激情。不同的是,张艺谋们当年面对的环境比较单纯,“敌人”也相对单一,而电影“儿孙”们则身处更复杂也更严峻的市场环境之下,机会与陷阱并存,诱惑与抛弃同在,胜出和淘汰甚至只是一念之差一线之隔。也许杀出重围的宁浩、李蔚然们,还不是这个群落里最优秀的,但在适者生存的电影转型期,他们无疑向电影界宣告了青年新导演的的魅力和威力,让人们依稀看到中国电影明天的模样。昔日的张扬、陆川、宁浩、伍仕贤,今日的杨树鹏、杨庆、丁晟、李蔚然,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青年导演,今天的新,也许还会成为明天的旧,而这些新人也许并非都能坚持到最后,我们专题的人选同样不能涵盖青年导演群落的全貌,但无论如何请记住这一刻,他们为了心爱的电影慷慨激昂、汗流浃背的样子。青春永远不过时,人和电影都一样。
艺术诚可爱 类型更倾心
从2000年以后开始投身电影创作的这些年轻导演,他们大多经历着同样一条道路:被王小帅、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海外成就刺激得精神振奋,紧接着又被张艺谋、陈凯歌等大腕掀起的商业大潮轰炸得失去方向。追求抒发个人情怀的影像艺术,还是开拓更有钱景的类型片市场?对他们来说,一度甚至成了“生存还是毁灭” 的现实问题。随着近年国内电影市场的逐渐雄起,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转而先谋生后做梦,像刘江、非行等人都在电视剧行当里闯出了自己的名堂,而杨庆、常征、张江南则在艰辛的环境里边干、边学、边等。只要能在剧组里呆着,不管是打板还是策展,只要有投资人愿意谈,不管对方是卖药的还是挖煤的。对他们来说,一条愈发清晰的道路正逐渐浮现出来,那就是与其为虚幻的国际市场而空想,倒不如为身边可见的观众、票房而努力,将自己新鲜的创意与大众喜闻乐见的类型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新类型电影之路。但直到《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大家才赫然发现,原来这些不起眼的小子还真的有两下子。他们也许一无所有,但有憋闷发酵了多年的创意,他们也许毛病不少,但却有着对电影的诚意。当青年人用这些正在一些人那里流失的宝贵品质,重回本土电影怀抱的时候,也许能创造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明天。
延伸阅读:
艺术诚可爱 类型更倾心
依托大腕 实现自我
坚持自我 兼顾商业
总结:青年导演生态讨论报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