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中国歌剧舞剧院院史》出版 记载六十年历程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08月05日16:59

  一个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歌剧院;两个始终不变的支点——歌剧、舞剧;三百多部歌剧舞剧作品;四位七旬老人;五年时间;记载六十年历程。

  2010年6月,记载着中国歌剧舞剧院六十年风雨历程的《在探索创新中前进的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院史)一书正式出版,这是文化部直属院团的第一部院史;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院史;是中国文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知院史出版的消息,离退休的歌剧团老领导、老导演周星华说:“几届班子想做都没有做成的事,在这一届班子完成了,这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2004年,剧院部分老艺术家提议:“剧院至今还没有一部院史,应该动手写出来。”现任院长林文增同志十分重视此提议,召开院务会商讨编辑院史的方案,院领导一致认为,中国歌剧舞剧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但究竟经过多少风雨变迁,谁都无法讲清楚,由于经过文革“浩劫”,历史资料已严重流失,由于建院前的老同志大多过世,对于剧院历史轨迹的追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抢救地步。任命李小祥副院长为编委会主任,组织编写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第一部院史,在李小祥同志的真诚邀请下,李百成、邱玉璞、蓝珩、王俊,四位平均年龄75岁的老前辈承担起了“抢救历史”的重任。

  《院史》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四个刚开始是比较犹豫的,接不接这个任务,这么多年的事,这么复杂的变迁,到哪里去找完整的资料?究竟能写成什么样子?但是,这么大的剧院,没有院史,作为老同志我们还是很内疚的,对于年轻的同行们无法交待。一咬牙就不知深浅的全部跳下了水,算是对剧院的回报吧。”从那天起,四位老前辈就钻进了故纸堆中,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寻找;他们走访健在的老艺术家,挖掘他们记忆中的往事;他们在千余次会议中理清思路。为研究确定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生日,他们寻找当年的日记、节目单、在戏剧学院档案馆中查找大事记,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要有人证、物证共同存在才能最终确定。作为一个艺术院团的史书,照片固然是不能缺少的内容,“说起来还真是让人心酸。”主编李百成老师说,“我们剧院老年间资料室的阵容是出了名的,我们那时进了资料室如入圣殿,多浮躁的人到那里都不敢吭声,可这个革文化之命的乱劲儿一过,就像遭了蝗灾一样,面目全非,很多珍贵的剧照都被当垃圾扔掉了,所以现在我们只要能找到一张照片就算是被风化的不成样子了,我们也高兴的快哭出来了。正在我们发愁时我院已故摄影师游振国老人留下的逃过革命小将抄家之灾的底片,被黄若非同志无私地捐出来,我们立即扫描存入电脑,几个人盯在电脑前足足看了几天,初步统计有七、八万张之多。”多么庞大的数字!几年来这四位老人不是在剧院的资料室,就是在寻找资料的路上,他们在抢救历史的同时,也会因过度劳累而需要抢救自己的生命,五年中,四位老前辈都住过院,都抢救过,其中王俊同志在编写院史过程中去世了。正是四位老人对剧院的热爱,对歌剧舞剧事业的执着,才有了今天《院史》的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你可以寻找到新中国歌剧舞剧的发展脉络;可以了解到耳熟能详经典剧目的创作过程;可以阅读到令人景仰的艺术届泰斗级人物走过的历程;可以感受到国家兴、艺术兴的深刻涵义。

  “我们已经做好挨骂的心理准备了。”三位老人笑着说。撰写组急于投入这个抢救工程,急于把老同志记起的、仅存的资料记载到院史中,顾不上仔细回顾、分类、提纯,也许院史中会有些许的遗漏,也许校对中会有未被发现的错误,但我们深知《院史》的完成对于剧院、对于中国歌剧舞剧事业乃至我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意义,它将为当今和后来者提供一份有着历史价值的研究资料。对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国歌剧史,中国舞剧史,中国舞台美术史,中国艺术演出团体管理史,中国艺术人才学,中国科学的现代化剧目档案等等诸多学科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老前辈们记录着历史,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演绎几代艺术家为建设中国歌剧舞剧艺术,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为艺术理想终生奋斗的奉献精神,他们辉煌时没有停步,逆境时没有低头,不仅是在舞台上,在任何一个需要他们的岗位都会尽全力做到把最好的献给人民。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院史》蕴含着剧院几代人的心血和奉献,承载着剧院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记录着事业发展的轨迹。一部《院史》对于奋斗过的人们和正在创造剧院新的历史的后来者们会有怎样的价值?”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