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美容节目制作人自曝节目成本高 靠植入广告获利

来源:上海《青年报》 作者:林艳雯
2010年07月09日11:22

  《我是大美人》的制片人温怀智认为,做美容节目是为女性们解决问题,让女性观众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介绍更好的生活方式。然而在有些节目中,这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却是纯粹由无数神奇化妆品、美丽衣衫和瘦身食物堆叠出来的,这让追求美丽转身的女性们仿若陷入广告漩涡。

  节目险变电视直销,却多少也带着点无奈,一集10万元的制作费使制作方“压力很大”,不得不寻求赞助商支持。而节目中被大力的推荐的产品,背后推手究竟是谁?记者专访了湖南卫视《我是大美人》的制片人和湖北卫视《美人我最大》的制作团队,揭开了美容节目背后的“玄机”。 

  制作成本高过综艺节目

  几年前,内地的观众还习惯从网上收看《女人我最大》来了解化妆技巧和时尚资讯,现如今,几乎每个地方就都有一档类似的节目,从名字到布景再到嘉宾,都是大同小异。要向观众传递美的信息,节目首先要做得漂亮,摄影棚的华丽是必须的,这就必须花下大价钱。而美容节目的制作外包居多,《我是大美人》为快乐购制作,《美容我最大》为FGLady制作,《美丽俏佳人》则是李静的东方风行所制作。

  FGLady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完全是把《女人我最大》的制作班底搬了过来,每次录制他们都要从台湾飞过来,机票、住宿费都要我们制作方承担,这样一来成本还挺厉害的。”而《我是大美人》的制作人也是来自《女人我最大》的温怀智,他告诉记者:“加上摄影棚的钱,我们做一集节目大概是在10万元左右”。

  美容节目通常在深夜时段播出,而制作费又高过了大型综艺节目,在节目中添几个广告无疑是又快又好的回收成本的方法,制作公司直言“我们拉广告也拉得很辛苦”。对于观众反映美容节目越做越像电视购物,FGLady的工作人员无奈表示:“这也没办法,毕竟大量的成本在投入,而短期内这种情形应该是不会改变”。

  专门团队研究植入广告

  化妆师上节目,手上“武器”不会少,手指头沾点乳液涂两下就让皮肤焕然一新,一把发蜡抓一抓就让发型起死回生。有时候这些品牌会被遮住,“无牌”让化妆师的推荐看起来很有诚意。更多的时候,这些产品的牌子会赤裸裸地出现在镜头中,还可能是特写,某品牌系列产品甚至在主持人身旁排成一队,某品牌冠名节目中的一个单元,今天的彩妆师来自某个品牌,这些都让观众嗅到了生意经的味道。

  《我是大美人》的制片人温怀智告诉记者,节目中出现的产品有多种来源途径,“有些是造型师带来的,有些是我们制作单位根据节目主题自己去找的,当然也有厂商找上门来合作的。”对于厂商赞助的产品,温怀智的筛选标准是:“我们首先会看这个产品有没有符合我们为女性服务的节目精神,再就是要看这些产品能不能安排在适当的主题中呈现。”他还强调了所有出现在节目上的产品“我们自己都试用过”。

  《美人我最大》的制作公司则直接告诉记者:“我们销售部有两个队伍是专门负责和品牌厂商联系,研究植入广告的。”而台湾化妆师也会带一些与其合作的台湾地区的品牌产品到节目中介绍。看来,在影视作品中大行其道的广告植入风也刮进了美容节目中。

  他们都在一条链子上捞金

  嘉宾

  美女嘉宾一亮相本来就有说服力,她们把一小罐产品托在手掌上,动动嘴巴即使只是说每个女人都知道的常识,也总能吸引几个想变得跟她一样美丽动人的观众,厂商的银子就这样落进美女嘉宾的口袋里去了。

  化妆师

  那些化妆师、造型师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配上“老师”这样专业的头衔,已经能吸引一批定力不足的观众了,更何况这些老师们很有两把刷子,片刻功夫就能把一个普通女孩变得时髦起来,配以优雅地解说,专业感觉再度提升,观众定力再度下降,厂商当然乐意把自己产品的口碑与这些老师挂上钩,把推荐产品的重任放在老师们的双肩上。而老师们就这样赚得腰包鼓鼓。

  节目组

  美容节目做出名堂了,厂商自然找上门。想走专业路线的厂商,会让专属彩妆师拿着自家的系列产品在美女脸上涂来抹去,呈现惊人效果。有的厂商干脆买断节目的一个单元,桌子上摆满产品,嘉宾或主持把功能一条条介绍给观众。于是,银子就这样进了节目制作单位的腰包。

  电视台

  电视台买下了节目,在固定时段将固定消费群体锁定在了沙发上,再奉上一个同时段来说还不错的收视率,广告滚滚来,既然都看美容节目了,不如就在节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再多看几个化妆品广告吧。

  网上卖家

  在网上卖化妆品,大牌产品卖得动人家是看中价格,杂牌产品也卖得动,那多半得跟美容节目扯上关系,只需一个知名化妆师的名号,或是一个美容节目的截图,消费者就会对产品的功效突然产生信心,将自己的名字写入买家中。记者从网店上发现,无数打着《美丽俏佳人》推荐、《我是大美人》推荐,小P老师御用等旗号的产品,受到狂热追捧,网店卖家自然也就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厂商

  说到最后,这条利益链子上最赚钱的还是品牌商。不管前期把口碑营销的重任托付给了美容节目的哪个环节,到最后还是产品的生产厂商乐呵呵地看着一箱箱货物被卖光,一笔笔钱转入账上。不管网络卖家产品卖得多红火,终究还是要到厂家提货。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