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八卦频道 > 内地八卦

小学生偶像调查:在孩童的世界追星不再时尚

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2010年06月30日18:27

  孩子们的偶像消费:对不起 我们不想为娱乐偶像花钱

  消费是关乎实际利益的要害环节,电影、唱片、周边产品,都是娱乐业生产、希望被购买的种种商品。这一代的小学生,并不似记者读小学时大家省下零花钱买明星贴纸和画报,既然他们对娱乐明星兴趣淡漠,不会产生偶像消费也是意料之中。其中原因并非他们不具备购买能力——现今大城市的孩子,零花钱短不了,而且消费心理学早已指出,10岁到14岁的少年已具备相当的独立性,他们不仅能购买少量的个人消费品,而且能向家长提出自己的要求,参与家长的购买决策。之所以现在的小学生不太产生追星消费,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想,不愿意,没有消费欲望。这样的情形在台湾也同样发生。台湾的经纪公司也曾尝试过将艺人推广到小学校园,罗志祥、蔡依林、杨丞琳等明星曾多次到小学演出、与小学生互动,不过小学生们多是被动接受,明星到达校园虽然兴奋,却也不会落实为具体的购买。即便是如今最当红而且明显吃低龄市场的飞轮海组合,据记者观察,到其签唱会捧场的小學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5都不到,甚至不到1/10。

  广州:看演唱会不如听酷狗

  广州多数小学门口的小店都会摆放明星海报、书籍等商品,但据记者观察,生意并不如想象中好做,不少同学只是路过时随意翻看便起身离去,而店主似乎也早已习惯这种情形,并不提出异议。

  走访培正小学时,记者看到校门口的一所小店摆放的书籍齐整且精致,除了动漫画册,就是体育类的杂志,老师表示,虽然学校对于追星并不横加干涉,但是禁止动漫入校,提倡同学们阅读经典。五年级的同学潘睿璋,最喜欢的电影是《碧海蓝天》、《阿甘正传》,但他和74%的其他同学一样,不会购买明星的周边产品如专辑,更不会去听演唱会,原因是“太贵了,还不如在网上听酷狗”,大部分的同学也不会去影院看电影。

  上海:收集宣传照很傻

  小学生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但愿意消费偶像周边产品的比例却在下降,据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7位小朋友愿意购买偶像周边产品,其中女生占13位。记者现场观摩了一下小学生们书桌上的文具,大多数备受小学生追捧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曾经风靡一时的偶像贴纸等周边产品则未得一见。一位喜欢飞轮海的小朋友表示,“会在KTV点他们的歌”,但收集他们的宣传照则被她认为是“很傻”的行为。

  北京:仅6%受访者会购买周边产品

  北京的小朋友并不缺少零用钱,早在8年前的一项市场调查就已经显示,北京小学生每个月的零用钱平均在100元以上,甚至有3%以上的小学生,每月零用钱超过500元,居全国城市之首,算得上相当奢侈。然而在本次调查里,只有6%的小学生表示会花钱购买自己偶像的周边产品,并且会让娱乐行业从业人员感觉悲哀的是,这区区6%的同学里,有三位表示“娱乐明星里我谁也不喜欢”,还有两位的偶像是虚拟人物,有一位的偶像是杨红樱。

  至于为什么不购买偶像周边产品,有人觉得这种行为很傻,有人觉得东西很贵,有人觉得自己未来肯定不会喜欢这个明星,所以买了也会后悔。不过当记者表示,可以尽量提供一些明星签名照作为小朋友配合回答问卷的回报时,还是得到了比较热情的欢迎。有位同学叮嘱记者,“有没有照片无所谓,有签名就行”,至于是谁的签名,他表示“谁都行,不挑剔”。

  是否经常更换偶像?

  广州:是 17% 否 83%

  在更换偶像的频率上,83%的小学生表示并不会经常更换偶像,另有91%的小学生否认自己是班上追星的潮流人物。

  上海:是 54% 否 46%

  一旦有人谈论一个网络红人,有54%的同学表示会马上上网搜索他们的相关资料,如果足够优秀,甚至可以马上把其列为“新的偶像”。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一个偶像好几年很困难,而且没必要”,更有甚者,会“一个月就换一个偶像”。

  北京:是 34% 否 66%

  只有34%的小学生表示自己会经常更换偶像。在200份问卷里,对于娱乐明星情感最激烈的表达来自于一个12岁女生,她说“只喜欢一个偶像,周杰伦。过去只喜欢这一个,现在只喜欢这一个,未来也只喜欢这一个!” 分析问卷时,记者明显的直观感受是,经常更换偶像的小朋友回答问卷要详细很多,而不经常更换偶像的小朋友大多在问答题部分一路“无”到底。

  是不是会上网寻找粉丝同好?

  广州:是 24% 否 76%

  只有24%的小学生会在网上寻找其他粉丝同好,若要搜集偶像信息,多是去百度贴吧,东风东小学某位五年级的女生是郭敬明的铁杆女粉丝,平日里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上“郭敬明贴吧”了解偶像的最新动态,与其他粉丝同好沟通心得,并与众多反对者互喷口水,掐架不休。

  上海:是 67% 否33%

  这项调查中,上海小学生的表现跟其他两地相差很大:有67%的小朋友表示会在网络上寻找其他喜欢偶像的粉丝,更有甚者会加入偶像的“歌友会”、“后援会”等粉丝组织,参与偶像的见面会等有组织的粉丝集体活动。某位参与调查的小朋友就跟记者表示,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上网关心偶像郑元畅的转帖”。

  北京:是 6% 否 94%

  以追星来结交朋友,在北京小学生这里也行不通,只有6%的小朋友表示会在网络上寻找同类,可见他们追星的心路历程也不急于和他人沟通。记者再次觉得自己当年读书时曾经给明星杂志写信抒发感情的行为的确很幼稚。

  二十年后的娱乐业,请好自为之!

  原本我们以为,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必然要经历一段追星的时候。像小狗以尿味来划分势力范围一样,我们以追星来划分种族,来藉此确认那个“我”的坐标:喜欢张国荣的人会想,我是和谭咏麟的粉丝如此的不同;喜欢Nirvana的人想,我永远不会和喜欢Guns n' Roses的人成为朋友??其实曾经在追星上的狂热,是源自那个阶段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被认同的需要。然而,现在的孩子拥有有太多东西可以代替明星在成长中的意义,就连选择任天堂还是选择PS3都是一次价值观上的选择,都可以区分出敌我阵营,那么你可以知道,明星的魅力,的确正在瓦解。二十年后,当主流社会落入这群自小就对明星没特殊感情的00后手里,娱乐业会怎样?

  预测一:歌星先死,影视明星后死

  如今流行音乐的不景气,不仅仅是因为版权问题。另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流行音乐是种真正的青少年文化。但正如前面的调查显示,流行音乐在孩子们生活里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这个行业的商业价值一去不复返地消逝着。再过十多年,没什么油水可捞的音乐行业,会如乐评人所希望的那样,“纯洁”起来,歌手不再是歌星。影视明星仍然可以保持某种地位,因为比起歌星来说,影视的产业链要复杂很多,导致影视明星对“粉丝”的依赖性并不高,尤其是失去低龄观众的支持,对其商业价值基本无伤大雅。

  预测二:明星不再是高薪行业

  哇,原来TVB明星工资收入这么低?原来有歌手是白天做职员晚上出来唱歌?如果不是内地市场的拯救,港星的日子不太好过。只是再过20年,这也会是内地娱乐圈的悲惨预言。当明星不过就是“打一份工”,收入也只能越来越向上班族看齐。00后普遍不认为整容是个问题,所以长得漂亮也不再是稀缺资源,光靠一张脸就能轻松赚钱,怎么可能?

  预测三:周杰伦会成为最后一个费玉清

  在竞争激烈的北京演出市场上,费玉清是一朵奇葩。他每年必来北京开一场演唱会,这么多场演唱会看起来都像同一场——只需要穿着黑西装,一边喝水一边唱那些“经典怀旧金曲”就行,而且门票早早被企业当作员工福利、馈赠客户佳品团购一空。90后、00后们对周杰伦感兴趣的并不多,周杰伦走入低潮是必然之事。不过不要紧,再捱个十多年,属于“怀旧巨星”周杰伦的第二春就来了。并且他不用考虑竞争问题,因为唱歌这个行业,他是最后一个巨星。

  预测四:本周刊会成为一份行业内杂志

  娱乐明星越来越不明星,那么以提供明星最新资讯为己任的本刊将何去何从呢?是否会像《通信产业报》、《中国冶金报》之类的媒体一起成为行业内报纸呢?或者像《互联网周刊》那样,报道娱乐产业新闻,老板们将比旗下明星更值得关注,我们将向你报道《王京花面临人生中的第三次选择》,《王中军:华谊的竞争力在于资本运营》之类的新闻。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