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无人驾驶》: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当下抒写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云飞扬
2010年06月09日09:26

  2、张一白的城市动感

  张一白从导演《开往春天的地铁》、《夜上海》、《好奇害死猫》到监制《杜拉拉升职记》,镜头中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重庆,无论是青春萌动、机缘巧合、离奇探案还是努力奋斗,地铁、出租车、公寓还是职场,他和她都有自己的情感在追逐,有着城市时尚动感打底。徐静蕾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很显然是对北京这个城市和白领这个职业最好的广告,城市、白领与爱情嫁接在一起进行整合营销。《杜拉拉升职记》更现代性的意义,在于植入的并非广告,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亿万白领女性通过这部电影,了解的并不是品牌本身,而是为什么用这个品牌,怎么用更美,更有范儿。在消费文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使用合适的品牌对现代人有着难以言说的愉悦,对自身的肯定在对时尚的体验中完成,这个对于广告客户来说是更开心的事儿,上升到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所有大牌必须要追逐。

  白领女性的血拼、工作和感情,最终的旨归都是她们对自我的发现,一切我自己说了算,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欲望、追求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流行体系的建立,定然是以服饰等生活方式的享受为前提的,杜拉拉的出身、奋斗及其对品牌的选择,对于当下中国是有着最广泛基础的。《杜拉拉升职记》的广告群,形成对白领们消费主义的具体诠释,引导亿万观众通过不同媒介获得并形成认同框架和秩序感,诱导消费者追求商品的某种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杜拉拉升职记》把徐静蕾、黄立行、莫文蔚、吴佩慈、李艾等大牌艺人代言、使用和目光所及的商品与现实生活中既定身份、地位、经历、品味、学识等等相联系、相融合,从而创造了商品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共同架构了白领的生活方式。《杜拉拉升职记》和《欲望都市》、《穿PRADA的女魔头》等影视剧一起,提供了消费主义时代的高端生活的样本,通过这些切片观众能够轻易做到管中窥豹,向往这一生活方式并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

  从《开往春天的地铁》、《独自等待》到《杜拉拉升职记》,北京对于城中人、外省人和外国人都是一次次的新感觉,光影是最直接有效的艺术手段,希望越来越多的电影将镜头对准中国城市。历史上的北京,与长安、洛阳、汴梁、金陵等都城构成了三千年帝国文明,而《杜拉拉升职记》结合当代社会贯穿于商业、政治、经济和文学艺术中的各种消费—权力运作活动,让观众看到了由各种符号所构成的城市文明系统演变成为具有现代神话的可能性,杜拉拉不过是个小女子,但新北京正是通过千万杜拉拉而构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吉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