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2010戛纳电影节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 媒体评论

评:金钱永不眠出身很重要 戛纳风光下的潜规则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作者:张艺
2010年05月17日08:28
  戛纳电影节进行到第五日,赛程近半,有8部竞赛片展露真容,其中包括初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韩国导演林常树的作品《下女》,以及法国著名演员兼导演马修·阿马立克的《巡演》。对于戛纳电影节今年的变化,各国影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实,表面风光的戛纳电影节背后,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旧人胜新人

  看完今年的竞赛片单,熟悉戛纳的人立马会发现,本届竞赛单元的一大特色,就是初次入围的导演占去相当大的比重,但事实远非如此。看看这些人:马修·阿马立克早就是戛纳常客,道格·里曼和马哈曼特·萨雷·哈隆的作品,也在前几年的“一种关注”“电影基石”“导演双周”等单元中出现过。戛纳很好地掩盖了这些老面孔,给他们披上“新入围导演”的外衣,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一位美国专业影评人说:“戛纳永远不待见新人,这就好比美国电影公司选导演,从圣丹斯电影节的获奖影片开始,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合作的所谓新导演,早就是美国公司的老朋友了。”

  金钱永不眠

  由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执导的《华尔街2: 金钱永不眠》,或许很好地概括了戛纳电影节的真谛——披着艺术的皮,做着商业的事。其实,戛纳的金钱潜规则早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不少戛纳的参赛片不仅有法国投资,其宣传和发行也都由有“法国央视”之称的法国电视一台、二台、四台负责。为了今后发行的顺利,电视台会给组委会乃至评委施加压力,要求奖项。此外,电影节的投资商为了与某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也会和电影节协商。比如今年王小帅(在线看影视作品)的《日照重庆》从“一种关注”单元晋升进入竞赛单元,据称就是欧莱雅为了中国市场向组委会施压的结果。

  出身很重要

  伊朗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合法副本》,同样是今年受人瞩目的影片之一。主办方之所以无视他复杂的政治背景也要邀请其前来参赛,除了阿巴斯本人在影坛上的影响力之外,“戛纳出身”是很重要的因素。看看阿巴斯的生平: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获得戛纳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樱桃的滋味》夺得金棕榈大奖,成为伊朗首获此奖的导演——可以说,阿巴斯就是一个“戛纳制造”。(记者 张艺)(来源:新民晚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潘达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