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戏曲

骆派京韵大鼓第一人 刘春爱退休不“退艺”

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2010年05月11日11:05

  刘春爱——骆玉笙的得意门生,也是曲坛上公认的骆派京韵大鼓第一人。年过六旬、退休多年的她一直活跃在京韵大鼓的艺术舞台上。刘春爱说,“骆玉笙老师是影响我一生的人,是她给了我艺术生命”;刘春爱说,自己答应过骆老师,要把骆派京韵大鼓发扬光大,骆老师也说过,自己是技艺传承的“桥梁”。

  【回忆篇】

  师从骆玉笙

  在刘春爱眼里,老师骆玉笙是一个传奇。在没有见到骆老之前,她已经听闻了老师的故事,充满仰慕。在遇见之后,刘春爱走进了老师的骆派艺术,续写着对方的艺术传奇。

  1960年,11岁的刘春爱考入了天津市曲艺团。或许是天生为曲艺而来,在舞台上,她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游刃有余。一周的时间,当别的孩子还拿不好鼓棒时,她已能把鼓点敲出花样。进入曲艺团半年后的首场汇报演,刘春爱的一曲京韵大鼓《黄继光》吸引了众多老师的目光。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骆玉笙。

  “演出之后,骆老师愣是上后台来了。”刘春爱说,那是她头一次见着骆老师,“她当时戴着副小金丝儿眼镜,背着个小挎包,头发往后拢着,虽然个儿不高,但是就那么好看,我一看就爱得要命。‘你唱得真好!来多长时间了?想不想跟我学呢?我也是唱这个的。’就这样,我开始跟着骆老师学京韵。”在刘春爱的记忆里,跟随骆玉笙老师学习的日子都特别美好。“跟着骆老师学习,演出、生活,基本形影不离。现在想来,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能有这样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因为你跟老师,那么近距离的接触她、观察她,耳濡目染的受她的熏陶,你学起来会非常快,非常的细致、扎实。”

  刘春爱回忆,她在骆老师家学的第一个段子是《丑末寅初》,随后是《红梅阁》《汜水关》……跟在骆老师身边的这六年时间内,骆玉笙老师不仅是刘春爱的偶像,也是她的模仿对象,“那时候跟着她学,眼里都是她。我不仅学她的口风,也学她的样子。有时候骆老师看我演出,都会激动得掉眼泪,因为我太像她了。”不过,骆老师却对刘春爱说:“你别死学我,你死学我就学死了。你得既像我又不是我,这样才能生存。就像齐白石老先生说的‘像我者生,学我者死’。”这样的教诲,对于当时还是小孩子的刘春爱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几十年后,刘春爱体会着老师的苦心:“骆老师说的是艺术规律,演员学习讲究会、通、精、化。‘化’很重要,演员在精益求精的艺术技巧上,化出自己的东西,这样,这门艺术种类才能长足发展下去。”

  刘春爱说,站在舞台上唱着自己最热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不是“翻版”,而有自己的东西。“过去骆派演出,演员都是从头站到尾,不调动眼神,手势也不多。我很爱看宋祖英,觉得她在舞台上的那种精神气儿特别美,戏曲表演中的一些动作也很好,于是,就把这些揉入了我的表演,观众也都非常接受,觉得很好。”

  【技艺篇】

  “回炉”历练受益颇多

  今年3月,天津大剧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专场,刘春爱作为京韵大鼓的代表,演唱了一段经典作品《红梅阁》。一曲完毕,艳惊四座,观众掌声如狂。老相声演员尹笑声、田立禾由衷地称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

  众所周知,鼓曲与相声一样拥有着沧桑的历史。然而,目前的状况是:相声走上坡路;鼓曲却逐渐的淡出了舞台,演出少,观众少,发展态势衰微。发展到今天,时间并不太久。据刘春爱回忆,一直到1994年的时候,鼓曲演出还很火热,“那时候曲艺团演出,400人的园子,周末至少都是九成座”。那为什么现在鼓曲这么不景气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人才。人才青黄不接,演员光吃老本不进步,演出抓不住观众了。”在刘春爱看来,演员的优秀与否决定着舞台的号召力,然而,演员的技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历练。而且,相对于最开始的原始学习状态来说,后面的“回炉”充电过程尤为可贵。

  1976年,经历了10年文革之后,骆玉笙复出,并再次找到了刘春爱,一切从零开始,刘春爱再次跟着骆老师学习京韵大鼓,重新起航自己的艺术人生。“最开始学的那6年,骆老师没跟我着过急。后来学的那7年,算是下了苦功夫了。荒废了10年,很多东西要重新捡起来。骆老师说话也直,我经常闹大红脸。但是知道,骆老师这是为我好,还有什么面子抛不开呢?为了帮我,骆老师还创出了一个‘对口京韵大鼓’,让我跟她一起在舞台上唱……就觉得啊,还是有老师好,有老师管着你,为你把关,给你精雕细琢。我自己都感觉到那期间,我的艺术进步非常大,受益很多。”

  年过六旬、退休多年的刘春爱现在依然活跃在京韵大鼓的艺术舞台。她说,自己答应过老师骆玉笙,有责任把骆派发扬光大。“骆老师跟我说,我的名字就叫‘桥梁’。因为她相信我,认为我能够把她的唱段继承下来,并传唱开,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骆派。”跟随骆老师多年,刘春爱学了近60个骆派京韵大鼓段子,她自己创编曲目也近30个。“我把时间、精力都搁骆派上,现在最重要的是教学,传一个人是一个人。刚退休那会儿,我北京、天津两地奔波,因为那边也有个工作室,教北京的演员。我在天津,北方曲校教了10多年,老年大学到现在也已经教了6年了。骆老师给我命名:桥梁。桥梁什么也不干成吗?我得坚持住。”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