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传递 他们的自强不息鼓舞着我们
2010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启动暨利群阳光十年纪录片《让爱传递》首映发布会,上月26日同在杭州隆重举行。10年轮回,在当天的首映发布会上,聚集了许多已经毕业工作或正在忙于求学的阳光学子,我们寻访到纪录片中几位利群阳光学子代表。采访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更是感受到了那些曾经受到帮助的阳光学子一颗真诚感恩的心,他们那种要将阳光之爱传递下去的信念。
她读大二已经成了一名老总
人物:梁晓芹
2007年江苏利群阳光学子
上海复旦大学视觉传媒学院影视编导系大二学生
原音重现:“我有信心打好人生这副坏牌!我要继续追逐梦想,把爱传递下去!”
从2007年本报利群阳光助学直通车开到灌南中学的那一刻,梁晓芹就再没从公众的视线中离开过。当记者出题“贫困的孩子缺什么”时,她第一个主动站起来发言,大方有礼,声情并茂。在她家中,记者被她面对生活困苦所展现的积极、阳光的心态深深打动。
成为上海复旦大学视觉传媒学院影视编导系的一名学生后,梁晓芹做过餐厅服务员和学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等工作。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她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国家奖学金,成为了复旦大学唯一一个获得2009年上海市10万元创业基金的学生,现在她结合自己的学业和理想,拥有了属于她个人的影视工作室——上海尚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在学校里,梁晓芹常说:“有人把生活比喻成洋葱,我们一片一片将其剥开,终有一片会让人落泪!然而走到今天,我第一个感谢的却是上帝给我的困难,它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是它教会我坚强,是它教会我跌倒就要立刻站起来向前走!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这些机会。”是的,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寒门学子,作为一名大二学生,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她的成败,牵动着很多关注她的目光,她的确太需要成功的机会啦!
梁晓芹说,她小的时候没饭吃的经历有过,然而现在有饭吃了,现在她面对机遇,坦诚认为她的公司说不定两年以后倒了,但没有关系,因为她可以从头再来。事实上,如今的梁晓芹每天往返在学校、公司、排练场,为了帮助消防官兵排练一场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她有过三天两夜不睡觉的经历。10万元的创业基金,让她备受瞩目,也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梁晓芹虽然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她还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每次抽空回灌南老家,对于梁晓芹全家来说,都如同一个大节日,全家人聚齐享用丰盛的晚餐。
为了读好书,办好公司,梁晓芹每次回家都待不到10个小时,而这对大学的两年里她的课外打工和学习成绩没有丝毫影响,而且年年都能拿到学校里的最高奖学金。如今,梁晓芹的公司也在逐步迈入正轨,为此,她不忘在工作学习之余,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爱心社团,到湖南长沙帮助失学儿童。
累并快乐着,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她笑靥如花,目光烁烁,“我有信心打好人生这副坏牌!我要继续追逐梦想,把爱传递下去!”梁晓芹的眼中充满了坚定。
爱好京剧的她出了戏曲专著
人物:仝十一妹
2006年河北省利群阳光学子
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
原音重现:“她是一个有感情的孩子,别人对她好,她就同样给人家感情,而且也是那么真切!”
2006年,从河北沧州一个贫困家庭走出的19岁女孩仝十一妹,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拿到利群阳光助学金的仝十一妹,在励志报告会上,她率领百名利群阳光学子吟唱着自己的励志之作。
仝十一妹进入北京大学后不久,就加入了北大爱心社团的护老组。自此,北京香山敬老院,松堂临终关怀医院,空巢老人之家……都成了她必去之地。而在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一位北京大学退休、双目失明的王老师来说,这位非亲非故的孩子,虽未“谋面”,却早已成了忘年知己。因为,4年如一日,这位被王老师亲切称为十一妹的小女孩,一直对待老人胜似亲人。
记者看到80多岁的王老师双目失明后一人独居,现在唯一的爱好就是窝在家里唱京剧,而陪伴她的也是满屋子的收音机,老人摸索到家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按下录音键,录下她自己的京剧唱腔然后播放。“有时春天,房角上萌发一棵小草,想看看那可爱的小草,可是我已经没有那福气了!”对于自己双目的后天失明,王老师多少有些伤怀。
“王老师整天没有出过家门,最近心情不太好,昨天电话中还说检查出肾脏也有毛病了。”正在帮王老师在菜市场买菜的仝十一妹说起王老师,也是一脸的心疼。从大学一年级认识王老师,现在仝十一妹每周都要去王老师家,一去就是一个下午。为了哄王老师开心,还经常把刚学来的新菜烧法,拿到王老师家实验,每次无论菜做得成功与否,祖孙两人都吃得非常开心。照顾老人的将近4年时间里,仝十一妹这个年龄的人会唱京剧已经不错了,而仝十一妹如今已能熟唱王老师几十年积累的所有京剧曲目,这让王老师很是欣慰。受王老师的熏陶,出于对京剧的爱好,后来仝十一妹还出版了一部关于戏曲方面的专著,所得的稿费则大大缓解了仝十一妹的经济压力。
除了对王老师的照顾外,其实仝十一妹还乐此不疲地帮助孤儿、残疾人、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体,定期收集同学们捐出的书本、衣服,她说:“在这些公益活动中,自己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一定要将爱传播到底!”如今已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会副主席的仝十一妹,希望拿到博士学位后,能够从教于北大。
苦读7年的他进入国家广电总局
人物:钱一凡
2002年浙江利群阳光学子
北京大学实验语音学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国家广电总局
原音重现:“8年前的资助,我至今心存感激。苦难虽在心里,我们却要唱出乐观最高音!”
钱一凡出生在杭州市土城区的特困家庭,他的父亲在他还未读高中时就下了岗,他的母亲体弱多病,当时也早已退休在家,一家三口住在一间几十年都未更新的小房间里,那个由阳台改造的小书房,记录了钱一凡刻苦学习的无数个日日夜夜。考上大学后,面对父亲不喜反忧的面容,钱一凡深知即将面对的一笔学费是父亲心中最大的痛。
后来,钱一凡幸运地成为了当地100名利群阳光学子之一,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5000元让面对困境的钱一凡有了第一年的学费。从他坐上火车向北京大学进发的那一天起,至今已有8年,在北京大学从中文系本科,一直攻读到北京大学实验语音学的研究生学位,7年的求学生涯里,钱一凡一直是北大的骄傲。钱一凡从小就是浙江少儿广播合唱团成员,进入北大后就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先后和同学组过“北大男生组合”、“新青年组合”,参加过CCTV的“心连心”、凤凰卫视的演唱会,2004年还获得了CCTV主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通俗组的银奖。合唱团还代表学校到过美国、日本、中国台港澳等地方演出。目前,他已经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
但是,在今天的北大校园里,已经毕业的钱一凡作为师兄学长,仍然备受学弟学妹尊重,而且每到周末,他们都期待钱一凡的出现,期待钱一凡能将他那歌声传给自己。事实上,无论工作再忙,钱一凡也总能如约回到母校,帮助学弟学妹排练节目。
而如今,面对今年正在备战高考的寒门学子,钱一凡说出了自己的利群阳光宣言:“8年前的资助,我至今心存感激。苦难虽在心里,我们却要唱出乐观最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