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资料图) |
董卿可以说是目前央视地位最稳固、出镜率最高、也最受观众欢迎的女主播之一,那在人才济济的央视美女主持阵列中,董卿何以跃居为新一代央视当家花旦?近日的一篇博文中透露,在董卿看来,正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让她在“在人生道路遭遇坎坷的时候学会‘坚持’,正是“这种‘坚持’,在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成为我最大的精神动力。”
其实董卿的主持之路也并不是一路顺风顺水的,第一份工作是聘到浙江电视台,一年后,考到上海电视台,“刚到上海电视台的日子,董卿无比失落。根本没人理她,也没节目可做,因为她是新人。”董卿那时候觉得,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所以在“那些无聊的日子,董卿选择了读书,寻一片宁静天地,并顺利地考上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专业,读完本科。”
都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董卿的转机就是在1998年受邀主持一档新节目《相约星期六》,她“以清纯的主持风格被观众接受,随即家喻户晓。男嘉宾甚至口无遮拦地说,我们就是冲董卿上节目的!”
但就在上海卫视成立,董卿第三次易主丢掉炙手可热的位置,想找到更大的舞台时,谁知收视率一塌糊涂,“那时候,董卿枯坐在蒙了灰的办公桌前,感觉从前恍然如梦……那时她特别烦闷,也很少出门,甚至电视也不看,就在家读《红楼梦》读《唐宋诗词》。”
之后上海卫视改革成功蒸蒸日上,“董卿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档节目,尤其2000年主持一场“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风格大气,英语熟稔,因此一举夺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可以说那是段很惬意的日子,“有名有闲,到了周末,董卿上午去美容院,下午开车兜风,晚上健身。”但这时董卿又觉得:“这个城市的法国梧桐,她都看了七年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她能不能去别的城市看看另一种生长?”
就在这时,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向董卿发出邀请,“我当时很犹豫。人脉和环境都有,又要离开?在北京我没有车子房子,没有朋友,我连去哪里剪头发、买衣服都不知道。西部频道也是非主流频道……也许人的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呵呵。从上海到北京,我害怕失去手上有的那点东西。”
但董卿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上海,专事北京”,朋友劝时,她还固执地说:“我买了新花瓶,旧花瓶一定在垃圾桶里。你们知道,我一向喜新厌旧。”
刚到北京时,董卿也像其他北漂一族一样,“只能先租房住”,在孤独、无助、想哭的时候,只能对自己说:“我现在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激情和满足感?坚决不回!”
董卿逐渐适应的在央视的生活,她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她主持的节目,导演就很放心:她博闻强识外加准备充分,在台上是行水流书举重若轻;她懂得衣饰搭配,为了一双鞋子,肯跑遍整个北京,央视造型师都夸她上镜;台后她拧着眉毛很是认真,为了一句台词斟酌半天,一上台就舒展,笑得毫无忧愁,仿佛,那些失眠和孤独的夜晚从不存在。”
董卿是这么说自己的,“生活中,我不属于特别爱笑的。舞台上我爱笑,很多人也很喜欢我的笑容,觉得很真诚。奇怪,我心甘情愿地把这个最好的最美的我,留给观众。这不是虚伪。站在舞台,我就很开心。非常享受工作的感觉。有时心情不愉快,但上了台就全忘了。”
董卿曾对记者说过:“我喜欢莫泊桑的那句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