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艋舺》 > 独家策划

全景解读《艋舺》创造新台客文化 越台越时髦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文/宋子文
2010年03月25日22:16

  如果将《艋舺》只是定义为一部青春题材的黑帮电影,绝对是有失偏颇的,在导演钮承泽的眼里,“这不只是一个关于过去的怀旧故事,同时也要是一个充满现代感、新鲜的创意与流行元素的新电影。” 钮承泽用创造力将自己八十年代的流行元素以最时尚的方式重新包装,再奉献给观众一个新的“台客文化”。 

 

早期“台客文化”以俗见长
早期“台客文化”以俗见长

  “台客文化”走到流行文化前沿

  当台词“意义是三小,我只知道义气”成为流行语时;当花衬衫和走路都有风的木屐成为热门商品时;当万华剥皮寮及祖师庙的观光游客日趋增多时,钮承泽倾力打造的电影《艋舺》里的“台客文化”,真真切切地走到了台湾人的流行文化前沿。

      “台客”这个名词从早期台湾的“眷村时代”而来,“台客”原本是外省人当初对本省人的一种带有歧视性的称呼。但《艋舺》这部电影则将八十年代的社会风貌通过影像进行升华,将俗而有力的“台客文化”焕发新意,电影里的阮经天等人塑造的“台客”形象是重兄弟情义、青春活力四射、又酷又时髦,他们为“台客”这个名词赋予了新的意义。《艋舺》之后的台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以“台客”自居,甚至引以为荣,“台客文化”里原本带有的土、俗、粗等元素反而成为流行时尚。

 

    早期“台客文化”以俗见长

  说起八十年当时的“台客文化”电影,在《艋舺》的结尾处就有提到,妓女“小凝”问一位客人最近有什么好笑的电影,客人就说了《大头兵》蛮好笑的。而《大头兵》系列就是台湾著名商业片导演朱延平在89年所拍的,当时的“台客文化”电影以通俗搞笑见长,深受普通观众欢迎。

  朱延平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如此说:“以前我在拍台客文化的时候,《大兵头》什么的,都是跟大家息息相关的。外面人都不知道‘大头兵’是什么意思,就是那种很笨的兵啦。那个时候台客文化是我在拍,后来我就不拍了,台湾就几乎没有台客文化的电影了,后来热卖的《海角七号》、《艋舺》都是台客文化的,观众们已经饿了很久了,就像牛肉面很久没有吃到了,大家都抢着去吃一样。”

 

“复古但摩登,生猛儿华丽”

  “复古但摩登,生猛儿华丽”

    近些年台湾电影院里充斥着太多的好莱坞电影,而一股清新之风的《海角七号》一上映就如发酵般在台湾引发了很多人的怀旧情怀,这部电影里闽南话和客家话交织在一起,组建乐团有着传统乐器和吉他的共鸣,再加上渔港小镇的美丽风光,还有不时出现的家常“粗口”,让台湾观众倍感亲切。

  相对《海角七号》,钮承泽则走得更远,在他的眼里,“这不只是一个关于过去的怀旧故事,同时也要是一个充满现代感、新鲜的创意与流行元素的新电影。”正是他的坚持,《艋舺》成功的捕捉到台北八十年代华丽生猛的“台客”风味,随着本片热映,老艋舺地区成为观光热点,台词成为流行语,主演们的造型纷纷被效仿,从此,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台客文化”的一部分。

  《艋舺》里的“台客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对八十年代的复制,钮承泽要到的感觉是“复古但摩登,生猛儿华丽”,而这个基调正是建筑在现代的流行时尚元素上,“我不要重现八十年代的艋舺,我是要构筑八十年代的艋舺,以服装来说,喇叭裤和黄衬衫是八十年代的代表,我要那个年代的元素,但是我要求在细节上要有现代感,场景方面也不纯粹是仿照那时候的建筑,我会参考但是不是完全仿效。”

 

以最时尚的方式包装“台客文化”

  以最时尚的方式包装“台客文化”

  所以《艋舺》镜头里的那些老街区是“生猛、华丽、缤纷、复杂、充满想象的”,花衬衫、金项链、人字拖……这些被认为过时的装扮,在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等青春偶像的身上,再创了一个时尚流行。《艋舺》与其他讲述同一时代的青春片,如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以及陈国富的《只要为你活一天》,是有很大不同的,钮承泽用创造力将自己八十年代的流行元素以最时尚的方式重新包装,再奉献给观众一个新的“台客文化”。

  而《艋舺》在音乐方面,同样显现出了时代的前行以及传统与新锐们的势均力敌感。本片给出了不少的八十年代流行元素,比如来自美国的乡村民谣《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与来自香港的谭咏麟的《爱情陷阱》。这两首歌分别是当年舞厅最流行的慢歌与舞曲,电影中太子帮在舞厅的桥段就出现了Air Supply原版"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与草蜢翻唱的加速版《爱情陷阱》,这两组音乐的对比,年轻人们出头的情绪,在音乐的变化里已然呼之欲出。除此之外,电影里还出现Dead by Sunrise的《Let Down》,既代表着新生代的摇滚精神,其实也有老一代告别旧有辉煌的寓意,很令人回味。

  《艋舺》宣传大打“台客牌”

  “台客文化”在台湾的再次流行,也孕育着商机,对于《艋舺》这部商业电影来说,这也是宣传上的一大卖点,自然要大打“台客牌”。电影未上映前,为给影片造势,在高雄的跨年晚会上,赵又廷、阮经天、凤小岳、黄镫辉四位太子帮成员一身花衬衫,在《爱情陷阱》的音乐中,在台上大跳台客舞,虽然跳的参差不齐,但也吊足了观众对这个影片的胃口。

  随之收益的还有旅游业,《海角七号》让台南的恒春成了旅游胜地,看过电影的观众,纷纷去恒春走一趟文化之旅,而《艋舺》也给取景地万华旧区带旺了旅游事业,当地将电影拍摄搭建的场景留下,提供给公众参观,一时间游客如潮,甚至连片中太子帮爱吃的老店“两喜号鱿鱼羹”的生意就翻涨了好几倍。

  重塑“台客文化”的《艋舺》走在了时尚的前沿,这部电影的成功势必也会带来跟风之作,这就是流行文化!

    独家申明:
 
    独家申明:搜狐娱乐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违者必究!如需转载,请致电010-62728102咨询。
  

  

责任编辑:逃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