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2009年新闻出版业破万亿大关 泡沫需警惕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1月18日15:41

  突破1万亿元!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令人振奋,比2008年增长约20%,成功挺进出版强国。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上周三公布,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持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呈现逆势增长的良好态势。

  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约20%,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图书销售增长约20%,总产值约780亿元;新媒体出版增长约42%,总产值超过750亿元,与图书销售总产值的差距再度缩小。

  记者通过将近一周的时间,采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等出版界权威人士获悉,中国已经挺进出版强国之列。

  不过,业内多位专家分析,好书短命、盗版猖獗、发行萎缩……这一切都成为藏在利好消息背后的泡沫危机,是2010年尚待解决的问题。

  成绩喜人

  破1万亿元同比增约20%

  最近十年,是中国出版业迅速成长壮大的10年。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适应,中国出版业总产值在十年里增长了近30倍。

  2009年更是成绩喜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08年相比,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约20%,突破万亿元大关,已进入世界出版强国行列。

  业内解析

  转企改制带来经济效益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在分析原因时如是说。

  国内17家实现转企改制的集团公司,2009年平均总资产增长66.2%,利润总额增长25.35%。已经上市的出版、发行、报业等公司市值约2000多亿元,净融资240多亿元,产业实力空前壮大。

  江苏凤凰传媒出版集团具有代表

  性,2008年时,这家集团成为我国首家总资产与总销售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的大型出版集团。2009年该团销售收入已达120亿元,增幅接近8%。

  最新现象

  数字出版紧追传统出版

  截至2008年底,我国578家出版社中已有90%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出版电子图书50万种。

  柳斌杰署长介绍,数字出版正在紧追传统出版,2009年数字出版已超过750亿元,与传统出版的差距大幅缩小——2009年数字出版比传统出版总产值仅少约30亿元,而2008年的差距是260多亿元。

  业内解析

  数字产业 成新经济增长点

  对于数字化发展,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颇有紧迫感。

  聂震宁认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正成为新闻出版业强势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化转型步伐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出版业的生存方式,打破现有市场竞争格局。

  而柳斌杰署长预测,未来几年,数字出版用户每年将增长30%,总产值将以50%至80%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超过其他出版业。

  凤凰出版传媒董事长谭跃日前说:“数字化平台是未来出版业竞争的制高点,出版界数字化战争一触即发。”

  国际地位

  销售利润 2009年仅次于美国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出版图书27万多种,销售利润仅次于美国。

  柳斌杰署长指出,与世界强国相比,我国新闻出版业无论在发展规模、发展格局,还是发展方式、发展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其中包括:企业规模、资产规模还较小,总产值和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还不大;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内容创新能力较弱;特别是新闻出版的国际传播力还不强,对外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不多。

  奋斗目标

  2020年 实现年人均消费6册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十年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中国新闻业总产值将占当年全国GDP的5%,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泡沫危机

  好书命短 大多两年就下架

  “2009年,国内出版的27万多种图书大多‘短寿’,很少有在书店摆得住的。”湖北海豚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顺华昨日告诉记者。

  夏顺华介绍,国内卖得很不错的书大多两年就下架,而国外有些图书能一卖30年,这一现象值得出版人好好琢磨。

  目前,为了不冒市场风险,不少出版社一门心思扑在重复出版上,《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不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品种。

  夏顺华说,其实靠单品一样能闯出大市场。他策划推出的绘本版“青少年版世界文学名著”系列成为该公司发展的奠基性产品,从10年前的10个品种已发展到目前的128种,这套拳头产品的累计销售码洋已经超过4亿元,销量超过4000万册。

  夏顺华说,少出些书,多琢磨些精品是目前最急需的。

  退货超10% 库存积压严重

  “目前我国许多出版社的退货都超过10%,不少达到了35%,随着每年出版品种和数量的增长,退货率也呈现上升的势头。”北京智美利达图书有限公司经理高玉静昨日介绍道。“2005年,全国出版的所有图书总定价大约是632.25亿元,销售总额是493.2亿,也就是说大概只卖出了三分之二的书,如果包含书商和图书公司,我国图书出版库存金额会达到800亿到1000亿,远远超过一年的出版金额。”高玉静举例说。

  据悉,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库存量超过年产值。由于销售不畅,大量滞销,积压图书开始打折销售,使出版社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造成巨大生存压力。

  在经济压力下,出版社不得不通过增加品种和大量主发图书来广种薄收,于是新一轮退货潮又开始了,如此进入图书市场的恶性循环。新书泛滥成灾,市场充斥泡沫,这不是行业繁荣兴旺的标志,而是危机四伏的不良先兆。

  销售减少 发行量大幅萎缩

  从目前出版社的印数来看,目前一本书售出3000本左右可以保本,售出几万本就是畅销书,售出几十万本就是大畅销书,售出一百万本以上就是超级畅销书。“几年的时间,衡量图书畅销与否的心理界线竟然下降了那么多。事实上,全国一年中销售过百万册的文艺类畅销书不到10种,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文艺类畅销书竟然只有十万的印数!”出版商陈旭昨日告诉记者。

  有资料显示,在所有销售出去的图书中,37.33%是中小学课本,26.63%是教育类读物(比如课后辅导材料),7.96%是大中专教材。三者相加,超过70%。这就是说,中国图书市场大部分都是靠课本在维持。

  如果除去课本和教育类读物,493.2亿的图书销售总额将只剩下138.5亿。这就是说,全国人均购书额一年不足10元。考虑到现在的书价,这等于说中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一年都不买一本书(课本和教育类读物除外)。“究其原因,发行量的萎缩是大背景:娱乐形式越来越多,电子共享无法控制,渠道优势吃掉更多小鱼。”陈旭说。

  本版撰文/记者郝洪捷

  

责任编辑:Dawn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