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大连晚报:《木兰诗》仅拍成动作片是一种浪费

来源:大连晚报 作者:张明春
2009年12月06日00:58
    对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进行诠释性影视剧创作,势必要接受对号入座般的品评和挑剔。但电影《花木兰》的令人失望,着实有点严重。马楚成导演把它拍成了一个动作片,其间糅合了反战、爱情、励志等元素,但主调还是动作和战争场面。这使得对《木兰诗》和花木兰的故事有着一定熟悉度的人,感到相当的不满足——任何一个虚拟的女扮男装的故事都可以拍成类似的小商业片,而借着花木兰这个名头,除了吊起人们的胃口外,还大大地浪费了这一古典文学资源。

  《木兰诗》或曰《木兰辞》,其主题是什么?是歌颂我国古代女性的孝和勇,是对她们秀外慧中,在内能耕织生产、在外能征战安邦的高贵品质的赞美。而在原诗中,对其在疆场上戎马倥偬的描绘,不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几句,前半部分很大篇幅是用来描写辞爷娘而去时及这一路上的惜别与乡愁的。而等到功成“归来见天子”之后,又用了“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么铺张的笔墨来描绘木兰复归女儿身份时的喜悦和美丽。《木兰诗》绝不仅仅是只想歌颂花木兰的勇武善战,那个时代的乐府民歌,那个时代的审美趣味,首先肯定和玩味的,仍是女性的妩媚与在女红上的灵巧与伶俐。

  古文《木兰从军》的“文眼”说:“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也是从性别的角度来考量女子替父从军这件事的。

  笔者没有看过全本的豫剧《花木兰》,但从那段脍炙人口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中能听出来,其中对女子耕织生产的肯定还是很着力的:“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就是说,女子作为女性本身的美丽与在生产上的贡献,理应成为以花木兰为题材的电影的一部分。把花木兰塑造成钟无艳,是毁了人们心目中这一美丽的巾帼英雄的美好形象。

  但我们从马楚成的《花木兰》中,看到的是勇武有余,妩媚不足。尤其是归来之后,其场景和人景,均没有任何喜庆、繁忙的景象,还跟边塞一样的荒凉。历史上,北魏政权的统治范围,虽然限于黄河流域,但河北等地绝不该是如此之粗犷,虽不能说是小桥流水十里繁华,但至少应该男耕女织田园诗意。否则与大漠苦寒之地没有对比,又怎能勾起柔然等部落的垂涎和争夺呢?而对木兰的美丽与妩媚,更是没有表现,似乎此刻的花木兰,经过多年征战,已经男性化了。倒是陈坤演的文泰,很有几分忧郁细腻之美呢!

  演员人选上,用赵薇来演花木兰,应该说是最大的失误。其身段既不矫健,容貌也不动人,台词功底尤其差,不但丝毫谈不到感染力,甚至弱声差气,给人以不适的生理感受。几场阵前动员的戏,让她演得令人着急、憋气。随便想起个张纪中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扈三娘的扮相和表演,都要比她强百倍。

  顺便提一嘴,片中露怯之处颇多。赵薇在两军阵前说“我军之中有汉人、氐人、羌人,没有羊”时,居然把氐人说成了“氏人”,这可真是个明显的错误和笑话,史上“羯”“氐”“羌”并举是常识,怎么可以念白字呢?还有,楷书虽然自汉代已露端倪,但到了唐代才盛行,北魏的代表性书体,应是魏碑啊,怎么那些军牌上的字迹都用唐楷?
责任编辑:Dawn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