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需要评论,观众需要引导。因此,公共媒介如何实事求是、分寸得体、客观公正地去评说一部影片,向观众释放一些核心的、准确的信息,以供他们进行理性的评判和合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方面,为一部电影找到它知心的观众,一方面为观众寻觅对味的作品,既有利于创作的繁荣,也可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而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
因此,评介者不能只是从文学的角度或个人的目的一味简单地从主题、情节、结构、人物等方面泛泛而谈,或隔靴搔痒,不着皮肉;或夸夸其谈,不着边际;或故意粉饰,自圆其说,离观众很远,离市场很远。电影评析更多的应该紧紧围绕电影的特性和属性、市场的包容度和主体观众的消费需求,真诚地、公允地展开。出于公心,遵循规律,泾渭分明,是非清晰,使它真正成为观众可以信赖的步入电影院的指路牌及了解电影动态的风向标。
遗憾的是,在电影产业化不断加快、电影市场日益发展的今天,公开地对影片作出准确评析、对观众看片作出有效指点的力量很弱,真实的声音不多,尖锐的批评更少;贴近观众的不多,针对市场的更少。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媒体,评长不论短,报喜不报忧,莺歌燕舞,花好月圆,几乎对每一部影片都是一片叫好。而发出这些声音的都是一些名字频频见诸报端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的“盛赞”、“高度评价”、“一致叫好”、“精品力作”固然满足了创作者的虚荣心,也对出品方的盛情相邀作了体面的回报。但是,观众会相信吗?无数次的经历已经让聪明而挑剔的观众明白什么叫“噱头”,什么叫“炒作”。面对被他们戏称为“门腔”和“门腔协会”的评述者,观众已经麻木不仁,甚至不屑一顾了。
我们无须探究这种现象的背后,更不必怀疑这些“门腔”的才学,但说假话总是长久不了,总不会拥有多大的市场。侯耀华为许多产品大言不惭地说了那么多好话,结果被论定为虚假广告。往后,他说话还有多少人信呢?
真实是电影的魅力所在,真话则是电影评价的权威所在。唯有真,才有人信,才能成为牵着观众朝前走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