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特吕弗 |
想到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我有两个谜:
人在临终那一刻,在脑海里闪过的关于人生最后的影像究竟是什么,这几乎成了一个绝对的秘密,它跟随着死亡一同埋葬了。在特吕弗脑海跟随者死亡一同消失的是什么呢,会是电影吗?面对今天的电影创作环境,如果特吕弗还活着,他会说什么,他还会说吗,还是像他那些新浪潮的同伴,仿佛只是用一双局外人的眼睛看着今天的电影世界。
这两个谜永远也没有谜底。
第一次知道特吕弗这个名字大概是20年前的事,那时的我和电影还没特别的关系,我只是被这个名字后面所带的长串的光环所蛊惑。第一次真正和特吕弗接触,是在电视机屏幕上。我还记得在靠近凯旋门的一栋七层楼的小阁楼间,我边录边看完Arte播出的《四百下》(Quatre cents coups)后的激动,此后我找到了特吕弗25年间所拍摄的23部作品,我也找到了关于他的传记《特吕弗》和他两本书《我生命中的电影》和《希区柯克和特吕弗对话录》,我没有被他所有的影片所打动,但我被他整个人生所打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出生于1932年的特吕弗恰恰像是一个漫长的假期,而电影则成了这个散漫而孤独的假期唯一亲密的伴侣,这个伴着电影成长的法国青年,电影的光影注入进了他的血液中,电影成了他的毒品,至少从他实际的人生经历来看是这样的。作为公认的一部自传性电影《四百下》尽管并没有描述太多他与电影的关系(远不如他的自述里描述的那么多),但作为特吕弗的第一部长片,《四百下》的精彩要么向你宣告了一个天才电影人的诞生,要么向你证明了一个年青人在和电影漫长的缠绵中所结出的果实。我更相信后者。十七岁的特吕弗就得到了“电影图书馆”的绰号,小特吕弗把电影导演从A到Z做了自己的档案。在第一次和夏布洛尔采访希区库克后,希区库克诧异于眼前的这两个年青人的惊人的学识和对电影的激情。他们几乎能记住希区库克所有的电影拍摄的年代,男女主人公的名字,谁出演的,剧中的情节,甚至台词,有些连希区库克自己都已经忘了。这一切在《四百下》的剧情中看不见,但在《四百下》的影像中看得清清楚楚,影片中的关于课堂的描述几乎成了之后所有影片模仿的典范。正如特吕弗说的:“我心目中成功的电影必须同时表达一种世界观和一种电影观”,从《四百下》直到《最后一班地铁》都在尽力实践他自己这一人生观和电影观,尽管“有些是杰作,有时候会差一点,有时候甚至还会失手。”这些关于电影的传奇在今天的电影世界里仿佛褪变成了一个不着实际的童话,今天的电影人似乎已然丧失了对电影单纯追求的勇气,在所有的电影行为里裹杂了太多的其他欲望的调料,电影成了一份荒诞滑稽而没有尊严的事业。如果说在特吕弗手上电影是人生的童话,而今天电影是一出卑贱的闹剧。
今天重新回顾特吕弗,我们找了若干个理由:新浪潮50周年,特吕弗去世25周年,《四百下》50周年等,事实上寻找这些理由是荒诞的,因为在电影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或者应该时常回顾他。回顾并不为别的,除了重新体验一下特吕弗的银幕所提供的快乐,更多是在今天的电影环境让自己在孤独中能找到依靠和力量。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