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娃娃超人”阿童木又开始在银幕上飞来飞去了,这激发了不少70后来到影院的冲动。昨日在西安,看《阿童木》的观众中,怀旧的居多,经过《阿童木》熏陶过的70后,情不自禁地拿这个“阿童木”与记忆对话,生出不少苛刻。不过对“阿童木”一直只闻其名的众多80后观众,倒是很欣喜地接受了《阿童木》。
褒贬不一 影迷叹“熟悉的陌生人” 昨日中午,在奥斯卡国际影城骡马市店,进场追看《阿童木》的以30岁、40岁前后的中年人居多,也有不少是带着小孩前来。
但该片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不算太大,一对20岁左右的年轻情侣,对《阿童木》并不熟悉,一看还是动画片,而改买其他电影票。显然,很多人来看《阿童木》,是来寻找儿时的记忆,甚至一位35岁的影迷,还特意穿了一件阿童木T恤。影院曹先生向记者表示,《阿童木》22日晚提前上映时,上座率不太理想,但23日全天,观众数量激增,估计这个周末,《阿童木》将迎来首次观影高峰。《阿童木》也遭遇褒贬不一。对于70后来说,《阿童木》可以称作是“熟悉的陌生人”。观众于女士说:“影片与原来的动画连续剧相比,改编很大,片名不叫《阿童木》的话,我认为还算一部不错的动画片,但它叫《阿童木》,我觉得它没有超越我记忆中的阿童木,尽管有天马博士、茶水博士,但曾经让人期待的正邪大战很少,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对于我们这些来怀旧的成年观众来说,故事也太简单,有些幼稚。”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的袁女士则说:“阿童木眼睛小了,没睫毛了,我觉得变丑了。原来阿童木是中性的,现在完全是一个小男孩了。”
与70后的“褒贬不一”相比,80后潘小姐则表示“超好看”,印象最深的就是“中文翻译的配音,超爆笑。还有很多网上很热的台词,都融入其中。”甚至在影院,一个小男孩看到阿童木跟火车比速度、跟高楼比坚硬时,“咯咯”直笑。出了影院,他嘴里还喊着“托比,托比”。对于许多70后的评价,80后的赵小姐也认为:“从现代人的角度是俗套,但是要是回到80年代,就不感觉俗套了。”
影人有话 《阿童木》或成中国动画里程碑 影迷如是,《阿童木》在业内也开始激起反响。著名影评人李星文就夸《阿童木》是迄今为止中国人介入最多、中国元素最丰富的一部动画大片,认为《阿童木》是一部可以在不同层面上看见不同风景的电影。“你可以看见飞和打,也可以看见山寨版"变形金刚";你可以看见朦胧的爱情,也可以看见美国幽默和港式笑话;你可以看见狂热的政治野心,也可以看见机器人失控的未来忧患。”
影评人王旭东则表示,阿童木依旧保留着头上的两个“尖尖的角”,但是不再穿着记忆中标志性的小裤衩+小红靴,变身成为一个英俊的校服美少年,人物绘画虽打破以往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小英雄形象,但新造型也许更符合现代老少观众的口味。该片在有意地保留日本卡通动漫文化基因的前提下,为人物注入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感情和特有的伦理观念,本土意识和普世价值观传递得清晰、正确。显然影片的出品方制定的是将该片作为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输出的全球策略。
王旭东说:“克拉考尔曾言:我们能通过电影,看到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幻想。近年华语电影能做到文化、美学、历史三种价值正确且兼顾大众全球口味的电影凤毛麟角,在我看来,《阿童木》的诞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