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由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主持编纂,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怀远出席昨天的活动。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李准专程从北京前来参加了该书的首发暨研讨活动。
今年是南开话剧活动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制作出版的《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通过选辑专家学者的文章和研究成果,还原中国话剧史的本来面目,探讨话剧活动在南开教育理念中的功能与位置。
《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一书编纂的直接出发点,首先是运用确凿的史实,向读者传递这样的信息:中国的话剧艺术,除了由春柳社从日本移植到上海这条渠道外,另外一条渠道是张伯苓、张彭春兄弟将话剧从欧美移植到天津,南开新剧团则是培育话剧活动的一方热土。两条渠道的汇合,形成了中国早期的话剧艺术。
全书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融激情关注与理性思考于一体,让读者感受到研究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具有温故促新的传播效应。特别是二百余幅具有百年历史的珍贵剧照成为本书一大亮点。
研讨会上,93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申泮文说:“我是话剧的爱好者,在西南联大期间,就排演了多场话剧,通过话剧来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剧与南开传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秘书长罗世龙指出,在中国话剧史上,张伯苓与张彭春的贡献和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但遗憾的是遍翻中国话剧史却从来未曾有所提及和认可。《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一书透过不同视角展示的生动文字,力图让读者感受到张伯苓教育思想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张彭春对于中国话剧的历史性贡献,进而发挥温故促新的传播效应。 (记者高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