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诞辰110周年郑榕深情忆《龙须沟》
今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前些天看了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的连排,回想起1951年初排该剧时的情况,在我心中老舍先生的身影越发显得高大了。
1949年老舍先生回国后,见到一片崭新气象,他感动地说:“感谢政府的岂止是龙须沟的人民呢,有人心的都应当在内啊!我受了感动,我要把这件事写出来,不管写的好与不好,我的感谢政府的热诚使我敢去冒险……”他下到龙须沟,对当地劳动人民问寒问暖:是不是常年能找到这些活路?每做一件能挣多少钱?能养几口人?要是弄脏、弄破可怎么赔人家?……别人下龙须沟都感叹说:“那里简直是旧社会迫害劳动人民的缩影!”老舍先生却说:“你没有看见?这里没有闲人,这在旧社会可不易,有这点收入就能撑持半个家,这虽苦,比挨饿可强好多。”在他笔下出现了个王大妈,称龙须沟是块“宝地”。
演员们最爱听老舍先生读剧本,听他一读,仿佛这个人物就活了!叶子的演员日记中记下了老舍先生对丁四嫂的描述:“她看起来是个平常人,可是挺有劲,拿80斤的东西也不费力。头发这边一条那边一绺,有时扣子扣得不对,可能一脚穿着鞋一脚拖拉着,有时候鞋里有颗沙子,一脚站着一脱鞋就把沙子抖搂出来。”老舍先生的点拨对演员塑造人物帮助极大。
我当时非常幼稚,光想着在生活中先找个进步思想的泥瓦匠来模仿。碰壁以后进排演场老挨批,只好早起一小时到朝阳市场一带去补课。导演见我老想教训人,就用一些打蚊子、揩汗、系腿带等生活动作来诱导我。后来老舍先生来看排演,说:“郑榕婆婆妈妈的还像个老泥瓦匠。”这才给赵老头定了性。“爱教训人”和“婆婆妈妈”表面相似,却差别极大。老舍先生说过:“幽默者的心是热的,讽刺家的心是冷的,因此讽刺多是破坏的……幽默似乎把人都看成兄弟,大家都有短处……”
把一件修臭沟的事搬上舞台,确实难度很大。焦菊隐一开始看到剧本时,觉得有些单薄……再读几遍,他惊喜地发现这里面藏有金矿——一大批活生生的人物!这里没有庸俗的套数,没有冗长的描写,没有口号式的对话,没有神出鬼没的布局,有的只是一片生活。钻得越深,就越有发现。最终焦先生毅然决定放弃北师大西语系主任这个舒适岗位,把导演《龙须沟》看作他实现多年梦想的第一步——最终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民族话剧艺术。
焦先生首先要求全体演员下到龙须沟去体验生活两个月;接着考虑到不能把这个戏简单地认识为“两个社会的对比”。他制定出全剧的最高任务:“通过剧中人物思想的改变,展示出建立未来美好幸福的日子需要每个人投进自己的力量,集体地完成它。”据此于是之明确了程疯子的行动贯串线:第一幕:他并不是不想干活,而是在暗地等待“国泰民安想太平”的那一天。第二幕:听说要修沟了,他提出了要找工作的要求。第三幕:找到看自来水的工作,兢兢业业,异常负责……这样就显示出了新社会把一个疯子变成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剧中的高潮用一个小流氓打疯子耳光来表现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事业,看来有点匪夷所思。焦菊隐导演却运用高超的舞台技巧把这场戏打造成一首震撼人心的华丽乐章,博得满堂喝彩!第二幕解放后,狗子听了赵大爷的话来向疯子道歉,疯子要狗子伸出手来,他看了看说:“啊,你的也是人手哇!去吧!”周扬评这句话是“有斤两的”。
老舍先生不仅了解“人”,还是位“爱人”的作家。廖承志说:“《龙须沟》这个戏充满了爱、感情。”
《龙须沟》演出成功,老舍先生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要在家里宴请我们,他请来的是过去走街串巷、背锅砌灶、为搭棚办喜事摆宴的大师傅。老舍先生说:“可别小看了他,光用猪肉他就能做出一百样以上的菜来!”就这样,《龙须沟》戏组全体人员那天坐在丹柿小院的板凳上享受了一顿毕生难忘的“庆功宴”!
老舍话剧《龙须沟》剧情简介
3幕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龙须沟》中的程疯子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一个出色的曲艺艺人在黑暗势力压迫下失业,由此过着忍辱负重的非人生活,精神和肉体饱受摧残。他正直、善良、懦弱,不甘屈辱又无力反抗……他无奈地成为“疯子”,而如此“疯”状,正淋漓地折射出内心的痛苦和对黑暗社会的痛恨。解放了,伤好了,终于昂首挺胸了,他也就不再“疯”了,主题由此而深化。
于是之资料
于是之,原籍天津,1927年出生于唐山,百日丧父,后随母迁至北京,曾在北平孔德小学读书,毕业于北师附小。初中就读于北平师大附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15岁起曾做仓库佣工,后当抄写员。1942年参加北平青年组织的业余戏剧活动,194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不久失学加入祖国剧团,参与《蜕变》、《以身作则》等剧的演出。1947年进入北平艺术馆,参加《上海屋檐下》、《大团圆》等剧的演出。1949年2月参加华北人民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身),1951年塑造了《龙须沟》中程疯子的艺术形象,奠定了他优秀话剧演员的地位。此后相继演出了《关汉卿》、《雷雨》、《名优之死》、《茶馆》、《女店员》、《丹心谱》、《请君入瓮》、《洋麻将》等剧,都取得成功。此外,他还在电影《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泽、《秋瑾》中饰贵福,并和曹禺、梅阡合作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与英若诚、童超合作改编了话剧《像他那样生活》。于是之1985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第二届主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