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夜宴》之后邹静之亲自操刀撰写的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歌剧《西施》,将于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与以往表现西施从爱情角度撰写故事不同,邹静之则是从一个爱国女人的心理角度呈现。
关于歌剧《西施》,邹静之的想法是:“西施的主题就是一个高贵的女子和祖国的故事。
邹静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能作家。不仅出版过诗集、长篇小说、散文集,他所编剧的影视作品和舞台作品也被广大观众熟知: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倾城之恋》、电影《千里走单骑》、歌剧《夜宴》、话剧《我爱桃花》等。邹静之说自己的写作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十年,他关注于文学创作,比如诗歌;第二个十年,他忙于写电视剧;这第三个十年,他开始写歌剧。邹静之有着十年美声唱法的学习经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骨灰级歌剧发烧友”。他说:“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我没有成为一个在舞台上唱歌的人。既然唱不了歌剧,那我就干脆写歌剧让别人唱给我听吧。”
邹静之创作剧本,有一个“秘诀”:就是先找到一种和剧目本身完美契合的语言方式,这样就能一气呵成,特别顺畅地写就。只要找到了语言方式和结构之后就很快。歌剧《西施》从剧本的准备到最终完成,邹静之用了大约半年时间,“真正写起来很快,因为我每天都在写作。”
为了使歌剧《西施》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充满“东方”的气质和“高古”的情怀,他为《西施》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新诗与散文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即“带有散文诗韵味的,但用的意象是很高古的东西。”全剧将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和深沉的浪漫,更随处弥漫着《诗经》的气质和影子,会让人感受到一种“高古”的情怀以及一种难以释怀的无奈与悲伤。(记者林晨曦)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