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允 中日韩克服差异非常重要
王中磊:我觉得井关惺先生的补充很有意思,因为这个论坛讨论亚洲地区的电影合作,契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有很多的电影都是要求契约的过程,大家并不是真的不愿意拍这部电影,但是漫长的契约过程让大家非常无奈何沮丧,因为有小的观点上的差别,井关惺先生当时的举动,让我感觉很有意思,因为我印象中日本人非常严谨,他应该很钻牛角尖。
井关惺是唯一的一个不进行投资的制片人,因为是这部电影的发起人,和黄建新制作这部电影,他一直试图说服四个方面,在有些环节上减小方面的不同,这个电影经过了两年拍摄发行之后,其中的地区的发行人,因为他们地区的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原来非常看好这个市场,但是在发行时候遇到了障碍,没有预期好的收入,变得四个投资人在开会的时候,一起举手决定另外三个方面赚钱公司,再拿出钱补助合作人,那个时候非常有意思,当时井关惺先生提出,没有一个公司提出“NO”,好象一个家庭,像兄弟四个,有困难可以帮助他们一下,是非常好的经验,但是非常遗憾到现在也没有用这样的方法拍摄电影,希望大家感受一下拍电影的过程,电影需要一份热情和需要互相帮助。
建新和井关惺分享了他们在合作当中碰到的经验,还谈到了在亚洲跨地区合作的案例,而且提到了几部电影,通常有日本的合作,有韩国的合作,所以接下来请韩国的制作人李治允先生分享一下,因为很多合作,所以他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办公室,而且成了一半的北京人,我经常在北京的餐厅偶尔碰到李先生,所以让李先生在中国拍摄电影和中国人合作的经验,谈谈中国和韩国的合作空间到底有多大?
李治允:我很荣幸,我99-2003年拍了一些合作片,大部分都是韩国的一些工作人员、导演,还有演员对中国市场不太熟悉,所以让我和他们进行合作,那个时候对中国不是特别熟悉,那个时候想的是我和上海的电影公司合作了很多,当时特别信任我的合作伙伴,我们第一部作品就是《上海风云》,我们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成功,在这里都认为取得了很好的合作成功,在拍摄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大家在合作上面的差异,冯小刚一些作品《集结号》,我也参与了他们的一些制作,这个时候跟我以前的感受完全不同,还有吴宇森导演拍摄的作品,我也有幸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合作,从我以前单纯到中国来拍电影想法转变为,特别是通过《集结号》作品的参与,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合作,合作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我的想法是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面孔差不多,文化也差不多,大家都认为能够很容易的开展合作,但是进行合作以后困难还是重重,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理解差异,如何克服这些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我做韩方最新制片人机会比较多,在这里和大家讲的是,我们和大家有一种好的伙伴,还有在交流问题上面非常重要,我们要消除交流的误会。
王中磊:今天的嘉宾实干家,说的比较少,可能大家不满足,希望他们能够多说一些,李先生是不是有好的经验不愿意和大家分享?
李治允:我曾经到美国和日本都拍过电影,但是在中国合作拍片子的机会多一点,最近四年以来在制作方面找到自己的作用,然后执行,发挥这样的作用,其中我感觉最重要的是拍电影从一种构思到最后具体的片子,都是涉及到具体的环节,所以从拍摄的过程来看,应该是要关注这样的一个细节,如果我们忽视这种细节的存在,整个过程不太顺利。最近不光是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这些国家具体合作,这种人员的配备比以前更加充分一些,比如说把韩国的电影搬到中国播放,比如说150美金到50美金的电影在韩国拍摄不错,这样把经验搬到中国,我觉得是有一些不错的合作方案,也有一些实际意义。
所以我在北京也开了一个公司,归根到底进行合作的时候,通过这样不断的合作与沟通,到最后和中国的观众一起看电影,从中重新反思怎样让韩国的观众和中国的观众,怎样找到这样的素材,我一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现在可能也有一个新的想法,在韩国拍的电影,要找到一条能让中国的观众也喜欢的电影,在期间我感觉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沟通和宣传,我也在做各个方面的准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