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会林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会林:《青春》独具匠心,导演打造品牌文化。
从整个戏的构成上看,我到觉得是一个群戏,很难说哪一个是这个戏的绝对主角,一个群戏,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这样一部群戏。而这种群戏,是围绕着杨家的七位女性展开的,古人说的,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独特的鲜活的群戏当中,最关键的构思就是把第二代和第三代,上一代和下一代连接起来,简单的说他们的和冲撞,实际上是这个戏里面的台词,说长辈是阳关道,子女走独木桥。
另外一点,关于这部戏的整个把握,内容上具有现实性、丰富性、深刻性,这三个性保证了厚度,含金量。首先是现实性,两代人的冲撞,是我们人人都会经历的.现在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却忘了其实只要让孩子成长就可以。一个是成长一个是成才。两个成字下面后缀不同的词,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我在大学里面开会的时候,问他们怎么想,他们表示他们的长辈用把舵和治水治理他们,他们深深的无奈。所以他们很认可这个戏的理念。这不是讲三个人的成长和青春,这是两代人的情况,从戏来说很好看,生活来说很无奈,而它就在我们社会中显示中冲充塞充斥着。
还有这个戏延伸和扩大的面,也是我们编导和主创们所花费匠心的心血和力气,是观众的收获。这个戏涉及到家庭和社会,涉及到精英和平明,涉及到犯罪和犯错,还涉及到梦想和现实。这个丰富性是我们这个戏抓住不同层面观众的一个很重要的杀手锏。
再有这个戏的深刻性,我觉得这种笼罩性、覆盖性力度非常大,就因此它的形体,它这样一个命题,刚才说这个戏给我们轻松当中沉重,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很轻快的一个戏,很快乐的一个戏,真的是给我们一种沉重感,是在轻松的氛围中蕴含着内在的沉重,在沉重当中又蕴藏着深刻的思考这么一种分量,就是这种分量使得这部戏具有独到的一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当然最后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健康的家庭是什么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民族的组成,国家的组成,这个事说小就小,说大就太大了,青春成长他们需要这八个字,付出青春,换取成熟,是这样的过程。这些是很有哲理,很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这些内容是我看的时候想到的。
另外关于形式,讲的就是真实,不做作,它是自然的,自然展现在人物上,人物是不矫情的,不无病呻吟的,是非常自然的一种呈现。再有就是生动,这种生动是一种必须看下去的内张力,这种生动又在于故事,也在于语言,其实故事本身已经够热闹了,但是它的语言更给我们享受,一种触动,一种在含蓄当中得到痛快淋漓的享受。
最后是感人的艺术魅力,有一种余音袅袅发生深思的效果.如果说从《渴望》到《编辑部的故事》等等,我觉得走到现在,他有一种跨越,他刚才也说了,他马上还有一个《北京青年》,这三部是系列,我想他进入到打造品牌的进度,而且看这个戏的时候我常常想到很多的精神,传统文化的内涵我觉得这个里面也涵盖了,对我们感受今天的戏剧作品,我觉得都还有很多的受益之处.我特别能感觉到她们的才华、才情,很不简单,向你们表达敬意。另外汪主任、黄主任也是认识多年,他们很有胆识,很有眼光,也很有气魄,他们能选择这样的剧放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也许是冒着一定的风险,我们的影视部能够拍这个板,我觉得拍的好,还希望以后真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还需要更大的智慧提供更多的作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