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豪独撑大局 双周刊左右为难
前三届金像奖的颁奖礼由于状况百出,合作伙伴不堪批评宣布退出,于是《电影双周刊》决定自己独立主办,但一份规模很小的杂志在财政上捉襟见肘,金像奖面临夭折,这时一位女英豪——俞琤站了出来,在《电影双周刊》的施求一和陈柏生热情相求之下,出手策划第四届颁奖礼,俞琤事事亲力亲为,四处奔走拉赞助、找嘉宾、定场地、做司仪……尽力把第四届和第五届金像奖办得有声有色,在如今金像奖筹委会兵强马壮之时,再回想当年俞琤独撑大局之辛苦,令人不禁对其肃然起敬。
第四届影帝李修贤:感谢大会,感谢评审团。 |
当时每一位参与金像奖的工作人员,正是凭着一份真情义去做事,为香港电影增光添彩,所以在第五届有言论说金像奖的组织者藉此图利,让组织者感觉很受伤,陈柏生称这一年因聘请许素莹当临时秘书反而超支了数千元。在初期,财政问题无时不刻的困扰着金像奖的举办,完全无利可图,靠的只有全情投入,俞琤回忆起当年曾说:“那时金像奖还处于萌芽的阶段,每个协力的人都出尽万二分力,不会计较,感觉上很简单、单纯。”
怕封杀隐姓埋名 拿影后内地风光
八十年代,台湾对香港影人在内地拍片实行封杀政策,如梁家辉刚凭《垂帘听政》拿影帝就去摆地摊谋生了。所以在内地拍摄的香港电影,在演职员表上大做文章,很多工作人员都用了假名,如第二届《投奔怒海》一些工作人员就不敢在颁奖礼上露面,第四届更是出现了张叔平代自己领奖的趣闻,张叔平以“章叔屏”这一化名参与了《似水流年》的拍摄,结果拿下了最佳美术指导奖,颁奖前,司仪俞峥问张叔平,如果获奖的话怎样上台领奖,张叔平说不知道,俞峥便教路道:“我代章叔屏多谢大家!”
第四届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我代章叔屏多谢大家 |
第四届金像奖上,斯琴高娃凭《似水流年》拿了最佳女主角,但她并不是第一个来自内地的得奖者,早在第二届马贤达、于海等人就凭《少林寺》获得武术指导的提名,而第三届宋洪荣凭《垂帘听政》获得了最佳美术指导奖,成为内地获奖第一人,之后内地影人开始陆续得奖,至于斯琴高娃梅开二度,章子怡、周迅等人纷纷得奖已是后话。
出风头警察故事 惹争议评审增奖
第四届金像奖增设了最佳男女配角奖,沈威、梅艳芳力夺此奖,至此,金像奖的重点奖项基本确立并延续至今。这一届李修贤凭《公仆》拿下了影帝,自麦嘉的“光头神探”起,警察这一职业就成了易拿影帝的最佳职业,CID、卧底、探长、老差骨……你方唱罢我登场,众多巨星的不断演绎之下,共诞生了八位饰演警察的影帝。
第五届就是《警察故事》大出风头,成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本片拿下最佳电影大奖,成家班上届金像奖刚凭《A计划》拿下最佳动作指导,这届再创辉煌蝉联此奖。从第四届开始成龙至今依然与最佳男主角绝缘,而成家班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动作指导班底,得奖次数远远超过其他动作指导。《警察故事》打破了“新浪潮”作品对此奖项的垄断。同届还有《僵尸先生》获最佳影片提名,这两部电影在市场上的影响较大,引发同类型电影的制作风潮,以前金像奖的小众口味一直被众多影人诟病,普通观众也认为香港金像奖不过是小圈子的游戏,与大众的欣赏口味格格不入,《警察故事》在票房与奖项的双丰收,让金像奖这个影人自娱自乐的大派对带有了香港电影风向标的意味。
第五届最佳影片《警察故事》:我想都想不到能得到这个奖。 |
《警察故事》的得奖风光背后,其实暗潮汹涌,金像奖的提名与评选机制遭受了较大争议,早在第四届就有人质疑影评人提名的合理性,当时张彻站出来说了句“我认为影评人作为提名人是很合适的,因为他们看电影最多,动机简单,可以容易作出比较”,到了第五届,影评人与评选团出现了更大的分歧,评选团主席李翰祥认为评选团只能在提名名单内选片,对评选团成员不公平。这番不满带来了一个新奖项——“评审团大奖”,未能入围最佳电影的三部电影来角逐此奖,结果李翰祥最为看好的《何必有我》毫无疑问的拿下此奖。“评审团大奖”可谓是金像奖寿命最短的奖项,只存在了这一届,下一届对提名机制重新做了修改,但由此可见,金像奖还远未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