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人,一半白头发,一半花白头发。哆嗦着举起相机,贴到演员跟前拍照。听到兴处,大喊一声“好弦儿!”这就是昨天下午,西城曲艺沙龙的现场。这个沙龙对观众不收钱,对演员不付钱。每周四都如此,断断续续已经16年了。
这是一个依循着传统,完全不同于西式剧场文化,也完全不同于时尚文化的票房。说主儿,平常装束,开场白就像自家人说话;听主儿,自在闲适,对演员底细一清二楚,常拉话,已然是朋友。岔曲、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联珠快书……10多位说主儿轮番上场,听主儿美着、乐着、得意着,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最近两年,喜欢曲艺的观众渐渐多了。不过,观众群增长最快的是相声和评书,岔曲、鼓曲等依然比较惨淡。“电视、广播都不播放了,让我们上哪儿听去?哪儿还会有年轻人知道这个?”78岁的老观众李汝淇说,这个票房成了很多人抓住曲艺、留住曲艺的稻草。
票房搬到西城文化中心新址1年多了,观众主体基本没变,只有少量年轻人加入。演员则从十多位增加到二三十位。为什么多了?票房太少了!专业演员退休了的来这儿,虽不专业却出身世家的来这儿,身为专业却缺少演出机会的也来这儿。看看登台的,梅花大鼓世家中,张雅君和傅蔷母女俩;马连登曲艺世家中,马增祥和儿子“三弦王子”马小祥,还有城北说相声的张伯鑫的妈妈希婉英、名丑肖长华的孙媳妇胡全琛、连丽如的义子王玥波,哪个不是自幼就和曲艺打交道的。
对他们来说,这里并不完全是自娱自乐的地方。“岔曲现在已经是非遗项目了,必须为它创造表演、传承的环境。”西城曲协主席崔琦说。“来这儿是因为执著,也是因为责任。”弦师马小祥说,自己的单位北京曲艺团演出机会不多,在这里他留住自己的手艺,也找到宣泄情感的出口。
傍晚,票房散了。最后离开的观众马景泉告诉记者,他一直在研究鼓曲的唱法,希望可以找到治疗中西结合唱法“不消化”的办法。“但是,没人宣传和重视它们,等我们都老得出不了门了,谁还来听?”他一声叹息。
(记者 李 洋 饶强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