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2007年开年大戏《大明王朝1566》待遇不凡。首播为其在黄金档特别开辟了时段,在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在晚间十点档安排了重播。然而,在荧屏收视率横行霸道的今天,其成绩并不骄人。对此,记者昨晚在采访中得到了一个自信而难得的回答:“这部戏引起了学界和高端观众的极大兴趣。
为何独辟蹊径拍摄明朝?
在荧屏古装题材中,最受青睐的是唐朝和清代。该剧为什么选择了有点冷门的明朝,且将一贯有争议的嘉靖皇帝推到了前台?对此,著名导演张黎认为,明朝具有中国历代王朝中最为完备的政治制度,这个朝代最能反映中国人生存方式和政治理念。拍摄这样一部作品,可以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该剧的编剧刘和平曾经创作过《雍正王朝》,并因此闻名遐尔。这次,他不仅操刀创作还亲自担任了制片人。和当年一样,他再度“敢为天下先”,用镜头聚焦了一位“昏君”。在独辟蹊径背后,该剧也有自己的思考:1566年是一个特殊年份,封建体制走到了尽头,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着逐渐衰退。可以说,这部剧不是整兴治,而是整衰治。文艺作品如果一味沉溺娱乐,思想则会萎缩,忧虑和反思历史是必要的。
要为“混蛋皇帝”翻案?
嘉靖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27年不上朝,避居西苑,练道修玄,一心梦想成仙。易中天教授曾经义愤填膺,在撰文中送其“混蛋嘉靖”四个大字,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实际上嘉靖也无心治国。他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或者说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活够岁数,二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玩够女人。”
而有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嘉靖其实是最懂得怎样做皇帝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敏感猜疑,以“雄猜”让所有的臣子都处在“猜雄”之中,精通帝王之术,所以嘉靖不像高祖朱元璋那样日夜操劳,也不像玄孙朱由校那样大权旁落。这样一位不务正业的皇帝,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大明朝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
在该剧中,陈宝国(陈宝国新闻,陈宝国说吧)饰演的嘉靖帝显得十分精明,外界有质疑,这是不是在为一个昏庸的皇帝翻案?导演张黎则不愿意对此给予太多的道德判断,表示是试图从嘉靖的荒淫无度背后,把深层次的原因进一步揭示出来,分析各种历史人物究竟是在推动历史的进步还是在阻碍历史的发展。
嘉靖为什么不杀海瑞?
《大明王朝1566》以讲述“另类”的嘉靖与海瑞的故事为主线,主要表现两个极端处境的枭雄与英雄的对决过程。对于最后嘉靖为何不杀海瑞,海瑞的扮演者黄志忠解析说:“嘉靖内心其实非常看中海瑞,认为他是大明朝的一把神剑,是一个忠臣清官。他们相克相生。”
根据明史专家毛佩琦此前的说法,史书上记载,在杀不杀海瑞的问题上,嘉靖曾经犹豫很久。以致从海瑞入狱到嘉靖死去的十个月,只要嘉靖一发脾气,宫女就会在背后开玩笑,说皇上肯定是给海瑞骂了,才找她们出气。《明史》上记载了另外一个小故事,说海瑞被关押后,嘉靖又把他交上来的意见书好好看了一遍,叹气说,海瑞准备了一副棺材等死,摆明了是想做商朝那个被挖了心的忠臣———比干。嘉靖转而又说:“我不是纣王。”内心很复杂、矛盾,他认为自己不是昏君,不想成全海瑞当比干。
如何看待历史剧的真实?
每一部历史大剧的热播,都逃不过方方面面的挑刺。该剧也有很多的剧情被指出和史实不相符合,尤其是把故事集中到嘉靖的最后一年即1566年来表现。而真实的情况是,1566年嘉靖60岁,这年农历腊月他就死去了。
对此,刘和平表示,《大明王朝1566》虽然是一部历史大剧,但它不仅仅是解读历史,更解读人生。该剧是着眼于用大历史观来表现历史、再现历史,折射历史的本质、精神和文化,不愿意被细枝末节的考据所困扰,从而陷入到琐碎之中。
不少对历史有研究的人士对此也表示了宽容。《明朝那些事》的作者曾说,自己看问题总是很尖锐,但是却不会开口骂《大明王朝》:“这部剧故事和历史也有出入,有大量的编纂铺陈。但是,只要不是歪说戏说,历史剧在真实之外还能讲出东西来,或者有思想和意义,就有存在和被称道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