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请任总讲一下,中国或者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在中国的影响?
任建宏:
每个电影节的意义跟文化都不同,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电影节了,也是展现中国电影这么一个大舞台。《青红》这部电影虽然在嘎纳获得了一个奖项,通过这个节让海外知道中国电影,也知道了王小帅。所以我认为不同性质的电影节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象上海这种大的电影节,在国内来说是非常中了。
提问:
感谢诸位非常出色的讲话,我的问题是给Laurent Dutron先生。你刚才提到希望看到过去中国生活的方面,但是据我所知,所有在国际电影节上得到奖的这些片子,重点都是在暴露中国比较落后的方面,不知道是不是这些电影导演通过暴露中国负面形象这样的起到在国际上挣钱。象这样的电影是否既能得奖,又能挣钱?但是据我所知,那些电影在国内票房并不好。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当然中国观众应该支持中国电影,但是另一方面来讲,电影制作人是否应该考虑电影的内容?中国电影制片人、电影制作者是否更应该考虑一下中国观众的感情?
Laurent Dutron:
首先你应该知道获奖电影会讲故事,如何讲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过去得奖的电影讲的是中国比较落后的东西,并不等于今后的电影不会讲中国的未来,主题都是在变化的,这点我并不同意你的意见。
Michael-J-Werner:
我想说一下。如果讲中国现在人生活的电影,应该是从比较年轻一代的导演这儿出现。在中国有非常多的新趋势,随着现在审查制度变得越来越松懈,会有很多电影来探索目前人们生活的情况,包括男女之间的关系,包括爱和离婚,这些主题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当中都是比较重要的主题。包括婚姻关系、离婚关系、三角关系,这些东西对中国观众,对世界观众都是一样的,有一些共同性。因为国外观众对中国的历史都非常感兴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历史,这些题材都是需要进行探索的,我觉得不只是所谓的暴露负面,这是一个促进了解。他们想了解古代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如果现在谈现在的电影,比如说一个农村人怎么样跑到城市去适应城市的生活,其实这样的片子,外国很多年前就已经拍过了,这样的题材可能就不会太吸引人。
提问:
但是《十面埋伏》是一个功夫片,是不是所有张艺谋的片子都是反映负面的?不是所有在海外的电影都是表现负面的。
Gary Hamilton:
我刚刚谈到电影要用脑子拍,就是牵涉到智力这部分。电影如果出于导演智力拍这个电影,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一块工作,如果针对情感拍电影的话,也是不够的,最好的电影是能够符合观众的智力,也能符合观众情感接受度,但是很难拍出这样的电影。
提问:
但是我觉得所有的导演都希望能够表现出他们的心声,另一方面拍电影的人又要考虑国际市场。
依莎:
法国电影在中国有放映,也就是说法国那些很好、很成功的电影在中国看得到吗?没有。你们的观众看法国电影也是挑挑拣拣的,因为你们知道法国也是有现代的一些知识的,并不是完全了解法国,有些法国电影在法国非常成功,但是在中国并不是非常成功。但是中国一些很好的电影法国人也不想看,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中国电影观众跟法国电影观众肯定不一样,他们个人口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法国、欧洲、美国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导演想说故事,但是制片商是要赚钱的,但是有时候制片商会告诉导演说怎么拍这个电影。
提问:
如果一个电影想进入国际市场,导演和制片人应该找到发行公司,比如说弗铁西摩或者是阿克莱特,我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接触媒体是最好的时机?比如《青红》在到嘎纳电影节前,中国媒体已经出来一个报道,这个片子会在嘎纳有什么样的表现,你们觉得这个时机是怎么把握的?
Michael-J-Werner:
我觉得越早越好,比如说青红这个电影,我们弗铁西摩这个公司是比较晚的接触这个电影的,我们接触其他电影可能都要早一点,如果我们对《青红》接触早一点的话,可能有些事情不会像现在这样做。但是可能我们一两个月之后,就已经向全世界的人介绍这个电影了,我们拍一些剧照,把这些照片的E-mail给国际发行商,这样能够给他们制造一种期待感,制造一种意识,即便这个电影没有完成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在等待这个电影了。我觉得制造一种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知道这个电影,你的朋友知道这个电影,投资商知道这个电影,但是如果买这个电影的人不知道的话所有一切都是白搭,所以要这样一种意识。
Gary Hamilton:
除非有这个成片之后,这个片子拍出来之后才会向媒体曝露,不然的话我们不会很快公布给媒体的。哪怕是有一些非常出名的影片,我们还会会等到最后一刻才告诉媒体。媒体是我们的朋友,但是要和媒体打交道不得不进行一些策略上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