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由郑州歌舞剧院巨资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经过精心加工、反复锤炼,以崭新的面貌于本月24至26日在保利剧院与广大京城观众见面,并运用“舞武结合”丰富的肢体语言给观众送上不一样的少林“功夫”。 据介绍,《风中少林》以严谨的舞蹈编排与武术结合,并以精准的调度要求来力图展现多样化的舞剧表演艺术风貌。该剧以传统的民族特色的舞蹈为主轴,融合激烈奔放的少林武术,并吸取中国舞与现代舞的精髓。运用舞台、灯光、布景的完美包装,共同营造出了一场气势如虹、异彩纷呈的绝世佳作。而呈现充满了张力和时代感的音乐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营造出了一场力感、动感、质感与美感兼具的“舞武盛宴”。 而面对恢弘大气的战争和武术场面,如泣如诉的爱情悲歌,地域特色浓厚的文化、舞蹈表演,如何真正深入《风中少林》体味其舞蹈之美、意韵之美,提升欣赏品位,恐怕是观众最急于了解的问题。记者也就此采访了我国著名舞蹈专家,《风中少林》的编剧冯双白,为广大观众“导看”《风中少林》。 人物介绍: 冯双白 著名舞蹈理论家、评论家、编剧,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先后创作了《咕哩美》、《妈勒坊天边》、《水浒》、《玉鸟》、《花木兰》、《舞台姐妹》等多部舞剧、舞蹈诗作品,其中:舞蹈诗《咕哩美》获文化部“文华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剧《妈勒坊天边》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比赛金奖、“曹禺戏剧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大奖。 写作并出版了多部舞蹈学术著作,其中《新中国舞蹈史》、《宋辽金西夏舞蹈史》、《新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怎样欣赏舞蹈》以及与人合作的《中国舞剧史纲》、《图说中国古代舞蹈史》等,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记者:我们都知道,眼下即将上演的《风中少林》算是今年国内专业团体的一部大制作,您作为该剧的编剧,为我们的观众朋友谈谈这部舞剧的独特之处好吗? 冯:首先我要说《风中少林》与以往的舞剧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它不但是原创的大型舞剧,更主要的是融合了舞蹈与武术的概念,用舞蹈来表现武术,用武术来再现舞蹈,“舞武结合”是该剧的一大独特之处。 另外,在剧目的题材上也不同于以往影视剧中有关少林寺的题材,第一,以舞剧形式表现了以禅、武、医为代表的少林文化,张扬了济世救人,惩恶扬善的少林精神。禅、武、医的结合。特别是禅,武结合,即把佛的慈悲救人与儒的安邦定国,侠的扶弱济困有机结合,熔铸出独特的少林文化精神:并非一味地出尘忘世,出家脱俗,而是在积极入世.这在以前有关少林题材的文艺作品中是不曾有过的。第二是剧情上的不同,而此次是将凄美的爱情故事融进了少林题材中。在舞剧中,男主人公天元与女主人公素水的爱情与少林僧人抗敌救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毫无牵强之嫌。而且《风》剧通过天元在少林寺治病疗伤,奋发习武的场景表现了少林僧人的日常生活,也自然而深切地展示出禅、武、医的内在关联——这是日常生活,但同时也是禅,是医,更是武,这是少林文化的独特与神奇之处。第三,情与趣结合,以情感人,以趣撩人。《风》剧通过僧人各具情态的练功,洗衣,吃饭等活动缓解了悲剧给人的沉闷感。可爱的小沙弥的形象是情趣结合最富独创性的一笔,如为了让郁闷中的天元开颜一笑,他有意用长凳阻挡天元的去路,用高超的武功,灵动的身姿与天元兜圈子嬉戏,以盎然的童趣,稚气使剧场妙趣横生,既显示了儿童顽皮活泼的天性,又显示了他的善良和聪慧。第四,造型大气,凝重,蕴含力度和场面富有震撼性。少林武僧飞檐走壁的场面,给人以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震撼。剧终前,整个岩壁轰然中开,强光照射的场面,给人以劈山断流的震撼……这是光明战胜黑暗的震撼,正义战胜邪恶的震撼!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们明白了《风中少林》把中原文化、少林文化演绎得非常清楚,抓住了少林文化扶困济贫、锄强扶弱的文化内涵。但是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作为情感底线来表现少林文化是不是有点难度? 那么为什么当初要选择一个爱情的题材来表现这个故事? 冯: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一直以来在无数的艺术作品当中得以表现。而《风中少林》所表现的故事更是融入了艺术、文化、宗教、生活、爱情等浓郁中原特色的多重元素贯穿了整个剧目。并以宏扬人间正气和少林的禅武精神为主旨,讲述了一名少林武僧的传奇人生,演绎了一场正气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和一出包蕴东方隐忍之美的爱情悲剧。 在这里,男女主人公的这段爱情表现的是广义上的而非狭义上的爱情。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代表了当时整个中原人的情感写照。当然,在具体的表现上我们运用了很多的舞蹈语汇来表现这段复杂的情感,比如出家以后的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相遇之后的无接触双人舞等等。 此外,《风中少林》把舞蹈与武术、现代元素与传统故事、世界流行艺术形式与中国地域文化以及舞美、灯光、音效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剧情情节奏紧凑、扣人心弦,既有精湛的少林功夫展示和恢宏的战争场面,又有如歌的人间情爱和如诗的中原风情,相信大家看后会有强烈的视听震撼和全新的艺术享受。 记者:现代社会,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娱乐工业,这也应该是一种创作的态度,而现在的一些新编舞剧在创作和包装上更多的是代表着前卫、另类、看不懂,这似乎已经在国内舞剧的观众中形成一个定论,《风中少林》在创作上会不会存在这些问题?《风中少林》是怎样运用包装手段的? 冯双白:的确,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易于接受传统经典,不太接受新潮事物,为什么不能接受新的作品,就是编导没有真正的为观众考虑,而是出于对舞剧本身的设计多于对受众群体的考虑。这就是的舞剧的创作开始就是一个败笔。 其实《风中少林》从创作时我们就一直都在考虑观众。《风中少林》通过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运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舞蹈语汇和精彩的武打场面,舞台设施方面更是运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我们所要作的,不单是舞蹈的美感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通过舞台的灯光、布景、舞台设计等来表现舞剧中一直不被重视的视觉冲击世界。 《风中少林》在灯光的处理上别具一格,开场演出中以红色的灯光作为基调并具有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激烈而不失凄美,给观众一种犹如置身于战争或是火海中的感觉,不仅节奏紧凑而且扣人心弦。然后辅之以红、黄、灰等各式灯光,有一种生命气息的跳耀之感。如剧中最后一幕,岩石裂开,灯光渐亮,舞台处于一片刺眼的白光之中,好象生命从新回到了开始一样。这是光明战胜黑暗的震撼,而这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也在观众的心中一悸一动。 《风中少林》的布景更是将其剧情展现的淋漓尽致、丝丝入扣。全场采用了岩石墙、移动的塔林、牌坊、石狮等这样一个个具有鲜活生活气息的实在物质作为布景。不仅将中原人民热爱自然,崇尚生命的精神表现的尽善尽美,并且使演员和布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此时的观众更是在布景的提示下,不仅深深的读懂了演员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驰骋忘归的深刻的生命体验。 《风中少林》的舞台设计也为其能够营造一种宏大的场面提供了物质基础。深厚的舞台设计再加上在舞台上安装岩石墙这一独特的创意,都为该剧能够拥有人势创造了先决条件。几十个舞蹈演员穿着统一的服装,跳着整齐划一的舞步,给人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以空前的震撼力。并且岩石墙和武僧独特的吊维亚的合理运用,使舞剧的表现上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穿透力。 而且我还要说,《风中少林》不但是一部结合舞蹈、音乐与武术的艺术盛宴,它成功的发扬了民族舞蹈的精华,并且与其它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内容多元且丰富,看后使人赏心悦目。而其特点之处不仅在于舞的灿烂,武的辉煌,还和这些完美的包装艺术是无法分开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风中少林”,共找到
6,265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