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佩服那些能写大师拍的电影影评的人,那是高手,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文学功底和敏锐力。吾自叹弗如。有时,那些大师的影片中的影象、象征、隐喻实在看不懂。不服人还是不行。自己只能写一些低层次的文章,聊以自慰。自慰! 说起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多的不得了。只能在自己看过的影片中,有印象的,谈点个人的看法。成熟与否并不重要,希望抛出砖,引来一堆玉。 想到这场大战,首先是《拯救大兵雷恩》。影片前二十分钟,全景般地再现1944年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堪称史诗般的壮观,而且有记录片般的真实。把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扭曲,兽性的发作全部展现出来,毫无保留。之后,又是好莱坞的一贯模式,是美国人的战争片了,不提也罢。倒是同年的影片《细细的红线》(又译《红色警戒》),确实是一部好片。无论对战争的反思、人性的思考均超过前者。但不如前者煽情,故不为人所注意。 战争的残酷又让我想起了一棵绿叶葱葱的树,尽管这是我的想象。因为影片是黑白片。然而,这也是主人公的想象。现实中,是一棵枯萎、残破的树。它不属于伊万,却伴随着他。伊万的那棵树只能在梦中。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伊万的童年》,让一部籍籍无名的小说全世界都知道了。说明了导演才是影片的灵魂,编剧却未必是。伊万的现实是残酷的,只有仇恨和复仇是他活下去的唯一源泉。那棵充满绿叶的树只能在他梦里,作为一个自由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他与大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的美以及整个美好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是他的潜意识。他已经失去了儿童的纯真和信念,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只有在梦境中他才恢复了对生活的光明的概念。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揭露战争的本质? 战争中的种族灭绝,又是导演们表现的一个方面。《辛德勒的名单》最为著名。影片以类似散文中白描的极其朴素的手法,展现那段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我不想多加评述。影片开始的过渡非常自然,结尾人们呈德军散兵线似的出现,色彩逐步变为彩色,实在好。《拯救大兵雷恩》之中,也应用了这个手法。我最喜欢的镜头是那个穿红衣的小女孩的象征、意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然而,好莱坞从不放弃其煽情的本领,连斯氏也不能幸免,最后的一段激情的演讲差一点毁掉了影片。主人公不自觉中闪耀的人性光辉也暗淡了。盖因一切都不是刻意的,这么煽情,岂不是削弱了主人公的形象?所以,当时突发奇想,如果由塔氏来导演,会是什么样?可惜,他英年早逝。 作为当年参战国之一的前苏联,拍过许多关于而战的影片,尤其是赫鲁晓夫时代的解冻时期,有许多好影片,如《一个人的遭遇》及后来的《升华》等。但我总忘不了一双大眼睛,兰色的,温柔的象碧蓝的海水,令人心旌摇曳,在它的后面流露着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忧郁,令人心酸。女班长丽达,因为受伤不想连累战友,饮弹自尽,让许多须眉汗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二十一年来未曾忘怀。那怕第二天的考试一塌糊涂,也不曾后悔。影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反映后方的生活情况。虽然没有正面表现战争,却时时刻刻反映战争给每个人带来的痛苦。试想,战争本来与姑娘们无关,她们应该与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但是,战争迫使那些年轻的姑娘们卷入其中,并付出了青春,失去了生命。凝重的黑白画面表现残酷的现实;美好的战前日子(斯大林独裁下的生活也不怎么样)和美丽的梦想拍成彩色。两组不同色彩的画面交互使用,手法新颖。影片认为所有被卷入战争的姑娘们,无论是懦弱的、怕死的、没有完成任务的,都是伟大的,都是英雄。相比之下,中国影片更愿意弄清所谓的英雄,所谓的弱者,而忽略了战争中的人性,战争的残酷和灾难性。所有的英雄都有自己的心路、心结。战争使这些升华,充满了悲剧意味。《战地浪漫曲》中的柳芭,凡是看过影片的人都记得她。那个小伙子对她的迷恋和战后的邂逅的场景感动了多少人啊。还有一个镜头,相信大部分的人不会忘记:在村口,一位年迈的母亲,望着一片田野,盼望她那婚断异乡的孩子归来。《士兵之歌》让多少人嗟叹不已。战争夺去了阿辽沙年轻的生命,使他的母亲在失去丈夫后,又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影片没有用虚假的、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冲淡悲剧气氛,只是强调了真实。 一对恋人幸福的相拥,抬头仰望天空一群大雁飞过,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向往着大雁的自由自在。《雁南飞》这部获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战争带给人的悲剧命运,表现了战争怎样摧毁个人的生活。男主人公战死疆场。影片结尾,女主人公手捧鲜花来到车站迎接情人的归来。人们与其说欢呼战争的胜利,不如说盼望着亲人的团聚。但薇罗尼卡没有等到亲人。街上,欢乐的人群逐渐散了,而她独自一人徘徊在街上,形影孤单,人们留下的碎物在风中四处飞舞,掀起的一端裙角就象翻过的一页历史。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怎一个悲字了得!生活无常,没奈何,没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