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基地》中文简体版引进感言
2004年是中国科幻诞生100周年的纪念,对于这样一个大日子,科幻文学界当然应该搞一点纪念活动。于是在去年下半年,科幻作家和评论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会议的主题本来是要好好纪念中国科幻的大日子,但弄到最后却走了样:很多科幻界人士认为这样的纪念意义不大,因为这些年国内的科幻文学创作实在是乏善可陈。
百年大庆居然没有搞出什么大动静,说起来这应该算是科幻文学界的一件尴尬事。本来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应该再提。不过最近世界科幻文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突然引进出版,于是尴尬的纪念一下子有了不同的参照意义。
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的实绩不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说科幻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太过边缘,也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改变科幻文学的状态大概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真正想提升中国科幻的实际水准,最后还是要靠科幻圈子里的人们。
站在这个角度,《基地》的引进出版可以带来很多思考。
首先,作为最著名的科幻史诗,《基地》这么多年一直不能完整引进,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在科幻迷的圈子里,几乎所有人都对《基地》翘首以盼,不过这种被认为比较小众的需求大概很难打动出版社。我相信,如果不是去年电影《我,机器人》走红,阿西莫夫肯定不会这么快被出版社发掘出来。在这样的现实出版环境之下,科幻文学基础文献的积累都很难完成,所谓本土科幻文学作品的提升就更是奢谈了。台湾科幻作家张系国在谈论阿西莫夫的时候说他其实不那么喜欢《基地》,海因莱因和克拉克才是他的最爱,可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科幻世界》的些许努力,这些作家的大部分著作还没有中文本。《基地》固然是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但连阿西莫夫本人都已经去世了10年,我们的科幻文学译介离当代科幻文学的主流实在是太远了。
对中国科幻来说,作品的引进出版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另一个方面,还在于科幻作家本身。从这个角度,阿西莫夫再一次有了标杆意义:他不但是伟大的科幻作家,还是同样伟大的科普作家。事实上,阿西莫夫在中国一开始正是作为科普作家被译介的。很多人注意到了科幻文学的幻想元素,但科幻小说的写作更需要科学背景。当代西方主流的科幻作家不少都具有非常深厚的科学基础,有的甚至能够深入科学发展的前沿,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了解,他们的幻想才能在正向突破当今科学发展的限制。而到现在为止,大概还没有这样的中文科幻写作者。我们的写作者在为《基地》的宏大而惊叹时,不应该忘记本身科学修养的提高。
可以想像,《基地》早几年引进出版,大概也改变不了去年那场百年纪念的尴尬。不过在尴尬过去之后,我们刚好迎来期待许久的巨著,或许可以理解成一个新时代的契机。最近《科幻世界》的“视野工程”影响颇大,科幻文学也越来越具有主流的地位。如果我们真的好好理解阿西莫夫的遗产,或许在下一个百年,科幻文学界可以不那么尴尬。
□本报文娱评论员 涂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