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思芜 演员郭晓冬做客光影会客厅 刘洋/摄
| 主持人程青松:今年是中国电影百年,欢迎来到搜狐百年《光影会客厅》。我是主持人程青松。
主持人王灿说:我是王灿。今天来到我现场的两位嘉宾分别是电影剧作家思芜和青年演员郭晓冬。请给大家打一个招呼。
思芜说: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搜狐聊天。
郭晓冬说:大家好,我是郭晓冬,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在搜狐见面。
主持人程青松说:思老师是近几年中国电影编剧里面获奖最多的编剧。四次金鸡奖提名,两次获奖。另外她还获得过华表奖和长春电影节的编剧奖 。
主持人王灿说:晓冬是目前正在走红的青年演员。他正是因此在思芜老师的编剧的影片《暖》中扮演了男主人公林井河而在演艺生涯里迈上一个高的台阶。再过几天,他主演的新片《桃花灿烂》也在近期上映。我们期待他在电影中有更好的表现
主持人程青松说:思老师看您的简历,看您的学生有的是剧本创作,或者走上演艺。
思芜说:我们学中文的学生是一样的,是从阅读开始,从阅读中尝试自己的创作,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中学语文好,一直到学了七年的中文,中间还当了三语文老师。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最后成为一个电影编剧,这不是最初的设计,稍微带有一点偶然性的一个过程。
与丈夫同圆电影梦 刘洋/摄
思芜说:大家可能也知道,丈夫是一个搞电影的,那个时候在北影厂做美术。其实我以前挺愿望做一个永远的电影观众。但是正因为他的电影梦影响了我,变成了一个和他共同圆梦的一部分。
主持人王灿说:一起实现这个梦想。
思芜说:对!写什么都是写。我也不是最初想做一个诗人或者散文家,写剧本我没有学过。
主持人程青松说:写剧本的时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思芜说:94年开始,95年就已经开始拍了。
主持人程青松说:片名非常好叫《赢家》,后来获了奖。
思芜说:有人说跟片名也有一点原因。
主持人王灿说:晓冬听说你的电影之梦是从参加一个夏令营开始的是吗?
郭晓冬说:92年高中毕业以后,那个时候我非常喜欢买一个杂志叫做《大众电影》那时候上面有一个小块的消息,说北京电影学院有一个培训班,你要过来参加有半个月的时间。那时候毫不犹豫就来参加了。
主持人王灿说:那个时候有没有压力?或者有不成功的结果呢?
郭晓冬说:95年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压力,那时候已经是没退路了。那时候我已经想好不行的话,我就回家去,甚至卖水果。我93年考了一次,96年考了第二次。
主持人王灿说:是什么让你义无反顾?
郭晓冬为了电影,已经没有退路可以选择 刘洋/摄
郭晓冬说:当时我已经没有退路可以选择了。我觉得如果要在北京做出一些成绩来,你至少要有生存的能力,要有生存的技能,要有别人抗衡的力量,否则的话,我会被击的遍体鳞伤,或者找不到自己.
主持人王灿说:还好,我们看你走过来了,还看到了你那么多好的电影、电视剧。
主持人程青松说:思老师,我们看过《那山那人那狗》、《暖》等,但是都是霍建起导演的,你很少接受采访等。为什么呢?
思芜说:泛泛的说,我是有比较有特殊性的编剧。我喜欢自己的工作,我喜欢自己的状态,我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职业的编剧,作为一个编剧我很少与更多的导演合作。我比较喜欢这种状态,就是我协作的业余色彩。这样就像一个喜欢篮球的人,但是并不希望成为一个职业球员一样。
思芜说:这种喜欢更轻松,更自由,更收放自如,再有我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和很多导演合作,或者写各样各种的剧本,接受各种各样的邀请,所以现在导致了带有一点家务色彩。我自己都觉得有一点特别。
主持人程青松说:你刚才说的非职业性我感觉特别好。现在很多导演的美学观念,选的都是非职业状态,而不是很职业的状态,就是生活的质感更容易把握。
思芜说:这个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对电影这个产业的理解了。我觉得编剧职业化更好,我如果职业化我会对更多的影片有很深的探索。但是一个是现在整个的电影产业的起步阶段还没有那么充实的力量,或者规范的运作,导致了我这样的业余编剧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