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团结在以王家卫为核心的2046周围。”这是《2046》上海首映之后,主持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想想恰好最能表达王家卫电影的状态——无论有多少明星云集,这终究是一部“王家卫制造”的电影。
不幸的是,《2046》就是一部中庸的王家卫影片精选集,一大堆幻想、情绪,和上世纪60年代的伤感,用一种最现实最大众化的叙述方式,松散地组织成一部电影,恶毒点说,就像那些热爱歌星影星的fans,把歌星、影星的电影、歌曲篇目用几个介词、动词串起来,组成一篇献给偶像的心声。
私人的60年代
的确很难相信这是王家卫对自己60年代情绪的总结,要做一部私人化电影没有错,只是王家卫试图用私人化的名义来将一种私秘的情绪大众化,因此王家卫很在意自己的引用对影片的影响。看完《2046》,其实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崇拜王家卫的影迷用拼装“主打歌曲”的办法凑出的电影,至少镜头的回放和剪辑从结果上看来,是偷懒而轻巧的。《阿飞正传》、《花样年华》,间或还有《重庆森林》、《春光乍泄》、《堕落天使》,你看得出王家卫力图表达一个宏观的自己,但你能第一时间想起的镜头,也都是王家卫能想起的。那么一个影迷和一个导演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
王家卫在谈《2046》的创作时说:“有时候我怀疑时间是不是在反过来走,其实很多东西都做完了,你只是在时间返回去的时候把这些东西拼接起来。”遗憾的是,王家卫最终选择了一种杂合的方式来总结他所挚爱的60年代。于是影片的剪辑顺序完全没有必要确定,这些已有的素材可以被剪成各式各样的版本,没有人会发觉究竟哪一个版本会更高明。剧情是为细节服务的,所以怎样的剧情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也不过是串场的角色而已。
面对这样一部非常私人化的电影,如果你不是一个王家卫的影迷,也基本上没有看过他的电影,就不会明白片中每个人物的对话和镜头的含义,也许能把这部电影当作普通的剧情电影。
王家卫说《2046》他有厚厚一叠剧本,只是在不断地拍摄中,不断地否定自己。5年的时间,足够不断推翻自己的想法,5年有太多可以感动和回忆的细节,每个细节又都可以引出另一段回忆,于是王家卫就陷入在一段段记忆迷局之中,也慢慢忘却为什么会来这里。于是理性被感性替代,感性又被随性替代……当细节可以拼出很多剧情的时候,这些剧情也不过是为细节服务的行尸走肉。
一个和六个和王家卫
这样形容剧情并不过分,如果简单形容,《2046》变成了周慕云和6个女人情感纠缠,如果不是王家卫的影迷,也没有看过《阿飞正传》和《花样年华》,那么电影的主题甚为简单,女人永远不要相信男人,男人永远不要真心爱上女人,否则谁也不会太平。
梁朝伟说,他每天在《2046》迎接不同的人来人往,只有他一个人留下来了。的确,他在影片中更像是一个串场的角色,影片的重点其实渐渐游移到了他所遇到的女人身上。周慕云是一个随女人而变形的男人,他是一个好男人,因为他守在一段感情之中无法出来,同时他也是一个坏男人,在女人之中如高手般穿梭。他的好坏与他无关,只与他遇到的女人有关,无论她们在影片中有多少戏份,她们的选择和思想,才是影片的灵魂。所以梁朝伟会在戛纳输掉影帝,周慕云这个角色的灵魂,实际上是与他演对手戏的女人们的灵魂。
王菲饰演的王靖雯在影片中颇引人瞩目,《重庆森林》角色的“倒置”和《花样年华》“上身”,让王菲依旧能以本色演出,不用说什么台词,简单、恍惚,她用平淡的身体来制造别人的幻想,于是每个人能在她身上读出不同的意味。无论是在现实中喃喃自语,还是在未来世界的梦游,王菲永远是最安于王家卫作品中的人。
章子怡饰演的白玲最不像王家卫作品的人物,但那不是章子怡的错,事实上章子怡内心狂野而又有些的爆发,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她的眼神急不可耐,却又经常让自己陷入无助,任由自己的位置从主动变成被动。但王家卫给她的话太多了,多得不像王家卫自己,多得喧闹而无休止。很多东西本来都可以只用镜头就能说明,比如说白玲为了周慕云的爱,带着其他男人来到住所比拼做爱的声音,但她是爱周慕云的,所以输掉了这场比拼。对话来回了几场,我们明白了王家卫的意思,但周慕云和王家卫一样,都从虚幻的高空跌落下来,回到了污秽而重复的现实中。这的确更能让大多数人看懂,但王家卫已经不是王家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