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核心人物逐渐选择了变化的时候,曾经跟这些导演合作的摄影师如侯咏、顾长卫、吕乐等人也纷纷开始了导演创作。
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尽管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宣传和上映等导演工作之外的环节。《茉莉花开》的演员阵容可谓强大,这是已经占有一定资源的第五代导演的优势,希望这样的优势能让我们看到更好的效果,毕竟《十面埋伏》的模式并非惟一可能。
入围华表奖:两个参赛标准我们都符合
新京报:现在外界对于《茉莉花开》参赛华表奖的角逐有许多质疑的声音,对此你怎么看?
侯咏:外界的质疑无非是说《茉莉花开》没有在影院上映过,就没有资格参赛华表。
其实质疑完全是不了解的表现,华表奖的参赛标准一是指影片的“后产品”
在商业运作上必须达到一个数额(这个数额的确切数据我不是很清楚),“后产品”不仅是指票房收入,它还包括影片的音像版权、录像带产品等等一系列的商业收入,到目前为止,《茉莉花开》的“后产品”收入已经超过华表奖规定的数额。
华表奖的另一个参赛标准是影片必须是通过电影局审查的,《茉莉花开》去年底就通过审查了。这两点《茉莉花开》都符合。
新京报:你觉得《茉莉花开》在华表奖“优秀影片奖”的角逐中获胜的可能性大吗?
侯咏:我个人当然希望能得奖,但得奖是天时地利的问题,只能一切随缘吧。
新京报:《茉莉花开》拍摄完成后,宣传及发行上的工作似乎都不是特别积极,比如电影最终参加的是上海电影节而不是原定的国外的某个电影节。
侯咏:有些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每个导演对自己的影片都是寄予很大希望的,本来我还很积极地想做宣传,但实在是势单力薄。
由于这部片子的投资方是三家不同的公司,而我只是一个导演,说实话其中涉及的许多情况我可能还没媒体方面了解的多呢。
故事:我最喜欢30年代那一段
新京报:《茉莉花开》中描写的茉、莉、花三位主人公分别是上世纪30、50、80年代的人物,当时拍摄时也是按照这个顺序依次拍的吗?
侯咏:最先拍的是50年代的“莉”。我对于影片的情绪控制得比较多,我希望做到演员的情绪和观众吻合,所以在许多片段上我处理得比较适可而止,我会为了最后“花”生孩子那场戏的情绪爆发而作许多铺垫,不让观众在前面就把情绪陷进去,而一直累积到最后。
新京报:影片表现的上世纪30、50、80年代的故事,你个人最喜欢哪一段?
侯咏:我最喜欢30年代那一段。拍30年代那一段,可能是我主观视角最明显的一段,我用梦来代表那个年代,而且是绿色的梦,“绿”是一个很朦胧的颜色,既不冷也不热。
我本人不喜欢写实主义影片,所以我拍前就希望《茉莉花开》是带有象征意义的电影,影片表现风格上我自己有一个指导思想———以小见大,以人物近景来表现,不想过分强调时代背景,以点带面,拍摄局部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