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优点到哪里去了?
正常人的健康心态到哪里去了?
7月16日,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完全可以一天看尽世态凉热。
7月16日,全国全面上映,《十面埋伏》顿时从天堂跌入地狱。曾经辟出大篇幅热捧的某些媒体,此前极尽赞誉之能事的一些记者,转眼之间便刀匕齐下,采访现场所见所闻尽是“笑场、退场、骂场”,版面评论纷纷登台只写“空洞、苍白、穿帮”……《十面埋伏》由此被定性为“埋伏了我们的观众”。
穿透现象,我们需要问一句,到底是谁设的埋伏?
是张艺谋吗?不,张艺谋只是一个电影人,拍自己喜欢的东西,完成自己对于电影的追求。
真正的答案在于,人们对张艺谋的阅读期待心理太高了。
张艺谋似乎正在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言人。但是这个地位并不是他自封的,他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罢了。在此前的作品中,张艺谋表现了自己在画面的唯美和色彩的感染力上具有的创造性,至于剧情的硬伤或者漏洞,几乎是中国导演共同的内伤。所以,对《十面埋伏》过高的期待,就是因为人们对于张艺谋寄予的希望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于是,板砖齐下,骂声四起,却没有人去想一起,张艺谋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吗?他只是一个导演,一个拍自己的电影的导演。
是张伟平吗?不错,是他的商业运作让影片过热,让人们的期待心理过高,但是,张伟平只是一个制片人,按自己商业动作的模式,来完成自己产品的销售,是没有错的。
不管你如何看待这次十面埋伏的炒作,地毯式的责骂只能表明你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商业运作作为一个电影的投资者,能够把十面埋伏的宣传做到这种程度,毫无疑问是他的成功;能够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而且几乎是独占市场,一定是成功。对于愿意前期参与热捧、后期进行恶评的各种声音来说,彰显的是自己的浅显和无立场。
《指环王3》把整条街封起来狂欢,《珍珠港》则包了一艘航空母舰,相比较而言,《十面埋伏》花2000万来完成一次中国前所未有的电影首映庆典又有什么过错?对于批评者来说,问题在于你是否透过他的炒作手段看清了背后的真实目的,你是否在下都坚守了自己文艺批评的立场和对其商业动作的穿透性判断。
是媒体吗?不错,正是一些具有引导功能的媒体,没能够保持自己的态度和理性。
观众作为消费者,对于电影产品只是当成消谴和娱乐,好则喜,差则笑骂。但对媒体来说,是不一样的,你的文字完全可能引导人们。所以,媒体的操守和立场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能不回顾《十面埋伏》拍摄一年多以来的新闻。从封闭拍摄开始,到首映庆典为止,有几篇新闻是从张艺谋个人电影艺术的角度来分析过这部新影片的未来?有几个人透视过张伟平商业动作能力对影片将产生的拔高可能?
不怕你一直以来都在为《十面埋伏》唱赞歌--毕竟它是目前为止今年最好的影片;也不怕你一直以来都对影片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毕竟这部影片有很多值得批评的地方。但是,你必须坚持你的判断。
但事实上,很多的媒体都是7月16日前高声赞美,无条件无原则地赞美,整版整版地报道甚至制作精美的特刊,《十面埋伏》由此上天堂;但仅仅一天之后,全都是一片骂声,《十面埋伏》由此入地狱。《十面埋伏》未上映前真的那么好吗?上映之后就真的那么差吗?如果是真的,那么你的判断能力到哪里去了?
重新回头来看这部片子,我们必须承认张艺谋的这部片子确实存在漏洞和遗憾,在艺术上的不完美,在炒作上的过度过热,事实上,在电影完成后他自己就说过“遗憾”。我们不能不想起戛纳电影节国外记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可以仅仅一年时间就生产出一部这样的大片?也许,真的再多一年时间,制作更精良一些,剧情更真实一些,画面(花海)更精美一些……《十面埋伏》会成为一部精品商业电影。但是,当电影进入工业化的商业流程后,它必然要屈从于市场,于是《十面埋伏》匆匆上阵。
回过头来,张伟平一句广受批评的话其实是一句真理:票房是检验商业片的唯一标准。国外如此,国内亦然,任何骂声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最后,对于中国电影和张艺谋这样的电影人来说,批评的理性和建设性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只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笔者不敢苟同所有的论点)和《北京晚报》戴方的评论让我们看到了理性、公正和相对客观。
想起一句话,谩骂与恐吓不是战斗,套用一下,拍马屁和挥板砖都不是真理。(文/清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