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Face:杨子姗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张 播放 暂停 下一张
默认标题
默认说明。
摄影:马森 | 撰文:秦川玺 | 视频:张科明 | 封面:老王 | 责编:爱笑     转发至:

杨子姗档案

生日:1986年11月06日 身高:165CM

代表作:《致青春》、《恋上你的诽闻》 等

New Face 杨子姗

New Face 杨子姗:每朵乌云都镶着银边

  看完《致青春》的人,如果再回去看杨子姗之前演过的台湾偶像剧,一定认不出戏里面那个说着一口台湾腔,时而卖萌时而发嗲的女孩子会与《致青春》里的郑微是同一个人。做过“不成功”的偶像之后,她在演员的黄金年龄遇到了赵薇。四个月,赵薇手把手教会了她如何抛掉偶像包袱好好演戏。李樯笔下的郑微虽然不是最讨巧的那个角色,但有足够鲜明的个性,足够让杨子姗在观众脑海中念念不忘。

  85年出生的她刚刚被大众记住,但又不像周冬雨、倪妮那些“谋女郎”一样“用力过猛”,被观众记得太牢、太死,以至于以后出演什么角色都逃不掉既定形象,从而被限制了戏路。郑微这个角色并不是为杨子姗量身打造,连她自己也说,这个角色同她本人是两个极端,是她在赵薇与李樯的帮助下演好了这个角色,而不是让这个角色去贴合她。

  很多人或许会将杨子姗归为幸运的那一类,竟能同时遇到赵薇和李樯。但对于杨子姗来说,这份幸运就如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一样,是在她在最糟糕的时候看到的希望之光。

  量变:误打误撞的九年

  现在的杨子姗对于过去已经不想再多说,“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但没有过去那九年在娱乐圈的误打误撞,就不会让杨子姗成为现在的她。赵薇谈起《致青春》选角时曾说,她刻意绕过了21岁年龄段,考虑的都是25岁以上的演员,是因为“希望他们既能演出校园时的青涩,又能演好进入社会后的沧桑。”

  2004年,杨子姗在电视台碰见了相中她的第一位伯乐。前往北京谈了两次之后,正式签约了第一家经纪公司。随后在公司的安排下出过专辑,去台湾拍过戏。但唱的多是经过糖衣包装后的口水歌,演的也是台湾小清新偶像剧。“当时我们都是新人,很坦白的说新人机会不多,你没有那么多选择,所以有一些工作不是我主动地选择。最开始去台湾拍戏,也是公司安排的。”包括后期公司对她的一系列商业化包装,甚至某些因出专辑需要进行的炒作,都让她异常难受与难堪,因为她不愿意说那一套背好的台词,帮着公司和电视台演戏。“我不知道这个意义在哪,我的收获在哪?”

  现在的她也开始聊起很多成熟明星才会谈的心态论:很多事情是你的就是你的。她自嘲这是在位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但其实是端正了心态。“年纪小的时候,我也不是这样的性格,还是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到过一些挫折,经历过一些失败之后,就看淡了。”现在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下一部戏应该拍什么,如何拍。不会有除此以外的强烈企图心,亦或者与其他人比较什么。

  质变:赵薇和李樯的再造

  “如果你平时能跳2米,我让你跳2米5。”这是赵薇在《致青春》拍摄现场对杨子姗说过的话。此外,赵薇还有一句话让她记忆犹新:“你们个人魅力再大,也大不过角色的魅力,你们需要放弃自己,靠近角色。”这个与杨子姗本人差距十万八千里的郑微确实让她吃尽了苦头,她记得有一场戏只需要简单地回头说“那当然了。”两三秒中的一个镜头,她NG了20多次,强大的心理压力与不适应感,让她连走路的戏份都拍得别别扭扭。赵薇每天下了戏就找她聊天,半个月后她才慢慢放开自己,进入角色。

  赵薇那种专业甚至苛刻的表演方式,对于杨子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台湾导演选演员的时候,一般都会找与角色性格很像的演员,然后再将这个角色尽量靠近演员自己,所以表演就像在玩。”这种偶像剧的包装模式自然不适用于一心想当好导演的赵薇,自然不用说写过那么多深刻、尖锐形象的金牌编剧李樯。连赵薇都要说,“我拍这个戏的时候,我跟所有演员都重复一句话,我说我很羡慕你们可以演到李樯的剧本。他的剧本是托演员的,不是要演员去帮助这个电影和剧本的。我认为只要是你有三分、五分的心,有三分、五分的天分,演他的剧本,你都会变成七分、八分。”

  回忆起那四个月的片场时光,她依旧记忆犹新,“像是上战场,每天早晨化妆时想角色都能想出一身冷汗,每天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就想着解放了,轻松了。杀青那天真的觉得是一种解脱。”但她也意识到,再也不会有一个导演能像赵薇一样,如此不遗余力地、手把手来雕琢她的演技。赵薇演过没心没肺的偶像,演过深刻的人物,赵薇把自己从花瓶到偶像再到演员的过往经验全部都送给了杨子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