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影业总裁张昭:产业壮大后 “弃儿”才能变“宠儿”

  在影院遇冷的电影是否单单因为它们贴上了“文艺”的标签?光线影业总裁张昭并不这么认为,“很难说一部电影文艺不文艺,这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真正文艺的片子是非常个人化的,我们国家的电影其实这样的不多,贾樟柯可能比较接近一些。”因此,在张昭看来,只要是非商业化的类型片,都有可能在影院遇冷,而遇冷的终极原因是:大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中国电影市场现在的形态是往大产业发展的,大产业的基本形态,不管是制片商、发行商,还是院线都是要为最大多数人服务的,这是基本的。但到了欧洲就不一样,因为他们不是大产业的概念。中国这种大产业的特点就是大部分产品都要为多数人服务,这实际上是由产业形态和需求决定的,跟作品好坏其实没有关系。”张昭认为一部作品的好坏要看圈子和观众的趣味,“但是绝大部分产品为多数人服务,这样才能有一个大系统,有了大系统,各种各样小的电影才能有皮可以附上。”

  目前的问题是,大量的小众电影因为没有大的系统,没有健全,因此小众电影也进入了主流市场。既然市场没有划分明晰,那进入同一个平台的不同影片,得到差异很大的票房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2009年,光线影业发行的《气喘吁吁》,硬生生通过常规商业电影的宣传模式,拿到了4000多万的票房,但换来的是大批量观众的口诛笔伐。“其实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作品,它进入主流院线,一定会遭遇主流观众的诟病的。从成熟的系统来讲,不应该是主流的商业院线,对于这些作品也是不公正的--总的来说,这些相对小众的电影,是导演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而不是为了满足最大部分观众的需要。他们本身是应该在小众市场的,它有它小众市场的价值。
  电影市场成熟的其中一个标志是不同院线的细分,而在中国,艺术院线的发展从目前看来还处在初期之前的准备阶段,“中国一年拍几百部影片,能在电影院上映的通常只有一百来部,很多的盈利都不足以回收成本,当然,肯定会有很多的黑马出来。但是大多数这类作品,他们并不能在主流商业院线的平台上实现价值,他们的平台,应该是海外电影节、海外艺术院线等方面,应该鼓励更多的这样的平台出来。”这样的平台何时出现并成熟,张昭觉得“得慢慢来”。(文/三金 采访/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