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斩获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及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文/阿木)北京时间2014年2月16日凌晨,第64届柏林电影节陆续揭晓各大奖项,在多部国产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下也有数个奖项的收获,不仅是娄烨执导的《推拿》获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由刁亦男执导、廖凡与桂纶镁主演的悬疑片《白日焰火》更是斩获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及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为今年的华语片的“走出去”拉开了华丽丽的帷幕。
确实,尽管当下每年的大大小小的国际电影节电影展已经多达数百个,但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奥斯卡(更多在于对明星的关注度等)与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及威尼斯电影节,其中柏林电影节在年初的二月初举行。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获奖结果主要是由评审团讨论得出,多年来也就存在着一个潜规则,即一般一部影片如果获得了最佳影片奖就不会同时拿下演员奖,本身“最佳影片”里往往包括了对于表演等方面的肯定。近年来的一次特殊时,便是两三年前的柏林电影节上获奖的伊朗影片《一次别离》,而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再次成为了一次“惊喜”,无疑是对《白日焰火》的演员表演方面的成绩的突出与肯定。
而从八十年代的第五代导演崛起开始,国产电影就曾经多次出征欧洲三大电影节、奥斯卡等,第五代的张艺谋、陈凯歌及第六代的贾樟柯、娄烨等都是三大电影节的常客,在2006至2008年时又达到了一次的巅峰,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相继获得威尼斯金狮奖、柏林金熊奖。只是在这之后国产电影依然在每年的坚持“走出去”,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包括张艺谋当年重金打造、“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战争片《金陵十三钗》,不仅是在国际电影节上鲜有斩获,甚至在奥斯卡的提名上几乎是空手而归,折射出中国电影人的野心与现实的差距与阵痛。至于“走出去”的另一种方式,也即影片在海外做商业化放映,更是惨痛连连,20010年时在合拍片《功夫梦》的带动下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超过35亿元,但2011年后被打回了原形,高台跳水跌至10.64亿,2012年时票房加上销售收入仅10.63亿,而2013年时虽然涨至14.14亿但较之2011年依然下跌不少。
与国产电影节不断走出去遥相呼应的是,中国电影市场在市场化深入改革、开放后几乎是以每年超过30%的幅度增涨,2006年时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只有26.2亿元,但2007年时已经涨至33.27亿,2008年时则为43.41亿,到了最近的2013年则接近于220亿元,数年之间已经涨了好几倍,影院及银幕数量也早已不能同日而语,按理说,2006年底的贾樟柯的“好人”与张艺谋的“黄金”在市场上的排映之争也可以得到解决,但事实上在国际上获奖的佳作在本土电影市场不受欢迎屡见不鲜,如去年由王全安执导、曾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剧情片《团圆》,就成为了市场的陪衬,而一些口碑不高的影片却是票房不俗,如《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
由此就也难怪,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获奖后一些业界人士并不是很看好其市场前景,而导演刁亦男本人则强调影片已经很努力在追求“商业和艺术的平衡”。本身艺术与商业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很多海外的商业性作品同样是艺术性很强,如去年的《地球引力》等,但很多国内观众在认知上依然停留在两者的对立,这也就成为了国产片的另一个来自于本土市场的阵痛——叫好与叫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
而国产电影要想借助于《白日焰火》的柏林电影节的“双熊奖”打破这双重的桎梏(难以走出去,与在本土市场的叫好与叫座的矛盾),恐怕也并不乐观。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