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电视 TV > 内地电视

《后宫甄嬛传》不再言情意淫 真正步步惊心

2011年12月15日17:39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撰文/ 杜晋华、王晓晶、白郁虹 编辑/ 白郁虹 在水平参差不齐的宫斗戏放肆荧屏之时,曾有影评人将后宫比作一间扩大了的女生宿舍,无论是取悦主上的功夫或是陷害“姐妹”的招数,来来去去不外乎投毒、堕胎、诬陷、毁谤这有限的几招,小女生气十足,开始还看个新鲜,久而久之就落入所谓的“后宫戏三俗套”了。究其原因,时下热播的宫斗剧多依赖于网络小说或是琼瑶味十足的编剧,YY至上,唯美至上,花痴至上,套路化、格局小、场景台词单一,成为宫斗戏的致命伤。

  尽管如此,宫斗戏码仍在乐此不疲地轮番上演。比起各类速食、娱乐、狗血的宫斗剧,郑晓龙团队打造的《后宫甄嬛传》反而显得另类,它比正剧范儿谐趣,比重口味剧严肃,它既不腥也无色,既不偶像也少风花雪月,它也许会考验现代观众的收视耐心,也许对原著的“篡改”让原小说粉丝心怀芥蒂,但其正宗的纯正“血统”,以及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和内敛沉稳的讲述风格,更让人细细品味处处提防、时时算计、步步惊心的吃人后宫中的人性扭曲和制度戕害。精良制作与诚意拍摄也为越来越狗血的宫斗剧正名。

  PK 小说

  现实批判击碎梦幻爱情

  如果后宫剧也有如阿哥、格格有血统纯正一说,《后宫甄嬛传》必然是最正宗的那一脉,导演郑晓龙卯足了劲要把它拍成正剧来正本清源。从长达七部的系列小说《后宫甄嬛传》到长达76集的电视剧,这一部又是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再度成为了舆论中心。但与小说频频获奖次次加印的交口称赞盛况相比,电视剧的命运实在有点不幸:甫一传出电视剧上马,就招来无数小说读者吐槽,最为让人拿来说道的是,曾经拍出《渴望》《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的导演郑晓龙冒着违背万千读者口味的风险,要将电视剧拍出严肃感和批判性,但郑导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又如何对一个天生带着娱乐气息的网络架空小说下手?待主角尘埃落定,传出阵容和剧照,大家对孙俪和陈建斌的扮相极尽贬损,更为蔡少芬的一口港普汗颜;电视尚未开播,网络上就已刷出极低的差评分,难逃网络改编剧的厄运窠臼。

  如今长达76集的《后宫甄嬛传》开播多日后,与原著小说的PK讨论从未停息,但与开拍之前小说迷们狠叨叨的各种吐槽声相比,电视剧的好口碑正在一点点传播开来。本报记者邀来导演郑晓龙与原著作者、电视剧编剧流潋紫一同参与这场讨论。就像陈丹青谈起《红楼梦》的翻拍时,曾毫不避讳地将原著和新版电视剧相提并论,电视剧和小说同属艺术的创作,是创作者自我咀嚼及表达的产物,本该相对独立,仅凭与原著在面貌上的吻合程度来判断一部改编剧优秀与否,到底有些偏颇。

  剧情落地了:从架空到雍正时代

  改编电视剧后,最大的变化无非时代背景从架空的大周朝移植到雍正年间,四爷今年真是躺着也中枪,继数部清穿宫斗剧之后,又成为了架空剧的头号选手,前半生在夺嫡之争中劳心费神,后半生还要经历后宫之乱,更有人责问:“历史上最为勤政的雍正帝,怎会如戏中这般顾得上和后宫女人周旋,大玩平衡之术?”

  委屈的不止四爷,还有导演和编剧。导演郑晓龙的想法和“古装电视剧不再允许架空”的规定不谋而合,“原著有非常好的人物构架,但在改第一稿之前就讨论,剧本如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朝代,总是飘的,就不能落地,它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人物关系,这是从一开始就定了的原则。”

  一群虚构的人往历史里钻,怎么才能不至于水土不服就是一门功夫活儿了。郑晓龙眼里的君主不会恰巧有玄凌那般如梦似幻的好年华兼好皮相,大多时候,有的只是一张凡人的极寻常面目。

  他原来设想的是唐朝或清朝两个时代,后来决定用雍正时代,“他离我们现实生活近,用雍正更有代表性。通常雍正在影视剧被当成正面形象来表现,但无论怎么正面,我们也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很勤政、节俭,也算清廉,但也残暴、多疑。另外,清朝后宫的嫔妃制度是最禁锢严格的,而唐后宫甚至开放到宫妃可以在宫外自己建别苑居住,很不适合剧情。”

  调性重立了:搁在当下泛滥的“借古装而言情”中,高下立现

  当年引得读者追捧的小说以凄美著称,大约也仅止于凄美,对于一个意图申发人性在腥风血雨中逐渐飘摇无力的宫斗故事来说,那般绵绵的凄美始终是不够力道的。当初打动郑晓龙的显然不只是凄美,素来喜欢批判现实的他既然选择了历史上以腹黑著称的雍正就意味着电视剧不再可能如小说版那样爱得凄美来让人揪心了,历时一年、四易其稿才由网络小说改成的剧本视野从单纯的后宫放宽到了朝堂之上。如郑导所言, “我不想讲一个单纯勾心斗角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人物的命运是和整个家族紧密勾结在一起的,宫斗不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整个家族都会被你卷进去。”希望在后宫搞平衡的雍正其实做不到让妃子你好我好她也好,嫔妃们一天到晚过着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日子,电视剧里有名有姓的女人24个,最后死了17个。在流潋紫看来,雍正作为一个明君,处理前朝后宫更追求平衡,而这种不能达到的平衡便正是戏肉所在。

  在这个同样虚浮的时代,情感总是过于丰富而感动却极度匮乏,或许到了最后,也只有这样高浓度的现实感,还具备相当切肤刻骨的力道,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郑导始终坚持这样一个看似不讨喜的类正剧的定位,只有现实是从来不需要刻意讨人欢心的。该剧才赢得这样的褒赞,“这样的立意和表达搁在当下泛滥的‘借古装而言情’中,高下立现。”

  参与编剧的流潋紫认同郑导的看法,“它不止局限于讲情爱,讲宫斗,更不是让人觉得宫廷是一个美梦,而是缓缓讲述一群美好的人如何在宫廷中慢慢被扭曲被磨灭,所以特别悲哀。”

  视角改变了:从“我”到“大家”

  从言情到批判的改编显然不是甄嬛一个人的爱情故事可以撑得起来。第一人称“我”出场的小说中一切都以甄嬛所看所想切入,在电视剧里则变成了全景视角,后宫每一位娘娘都成为一个故事点,加入了皇帝、华妃、皇后等很多人的戏份,多角度阐释,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冲突矛盾更加完整。

  剧中在皇后和皇上商量位份的问题时,就侧面解释了为何一开始皇上更偏爱甄嬛但眉庄的位份更高。

  电视剧还加入了很多前朝的政事,以及礼仪规矩和生活琐事方面的描写。编剧流潋紫告诉记者,“为了这部分的完善,郑导就曾经坚持让我一定要去查阅清代宫人的生活方式,务求将她们的生活细节加入剧情之中。”

  人物丰富了:

  谁告诉你皇帝必须是英俊小生?

  看惯了美女帅哥组合后宫剧的观众一开始就对《后宫甄嬛传》的定妆照各种幻灭,导演不爽了,“我就是不想拍偶像剧。帅哥美女?真是胡说八道。你倒说说看,我拍的剧,哪部里面有帅哥美女了?《渴望》有吗?《金婚》更不用说了。”于是小说中对纯元皇后深情的年轻玄凌变成了中年雍正,恃宠而骄的华妃变成了雍正死后被要求一起合葬的贵妃年氏,而曾让无数女读者倾心的温文如玉的清河王玄清差点变成老抽酱油的允礼果郡王……

  对于这样的变化,流潋紫倒是很满意,“写小说的时候没怎么想过原型像谁,怕被束缚住。我觉得陈建斌的表演很‘雍正’,帝王气场很足。蒋欣非常非常惊喜,原著里的华妃范儿特别足特别浓厚,孙俪的表现很惊艳,尤其是‘惊鸿舞’和回宫后的戏份,有清纯有腹黑,很有张力。蔡少芬很多人觉得她很美,收一分像甄嬛,张一分像华妃,但她把内敛沉稳的皇后演得很好。”

  流潋紫分析,整部剧的特点就是厚重和写实,过于偶像青春是与整部剧的定位违背的。它意在以《甄嬛传》为基础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雍正。

  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雍正登基时都45岁了,选妃时应该都快接近50 了。这样一个年龄的皇帝真的适合找个年轻的奶油小生贴上胡子演戏吗?郑晓龙说,谁告诉你皇帝必须是英俊小生、风流倜傥?皇帝最要紧是有威严,最好是威严到阴沉,这才能体现出封建社会的残酷。为什么选择雍正帝当此重任,还是为了体现残酷:“这个皇帝不能太英俊,不然不厚重;也不能太荒淫,不然削弱了悲剧感。换个英俊小生和甄嬛谈情说爱,这戏还有分量吗?雍正合适,他很勤政,又足够阴沉。

  PK 宫斗剧

  考验现代收视耐心

  关键词1 正解VS戏说

  “在后宫中不存在一枝独秀,只能够百花齐放”

  《后宫甄嬛传》的原著原本没有朝代,男主角也是风流凉薄的多情帝王。但导演郑晓龙为了更接地气,将故事背景移至清雍正年间,观众也新鲜地发现原来同是皇帝的女人,还有“答应”“常在”“嫔”“妃”之分,嫔以上才有资格成为一宫之主,否则只能成为寄住的小主。郑晓龙的原则是——遵循历史,拍出正剧范儿。他直言,时下很多古装剧情节设置小儿科,甚至达到了弱智的地步。

  “古代皇帝娶妃是为了延绵子嗣,这关乎皇族兴衰,跟个人情感没多少关系。但现在的电视剧都把皇帝描述成痴情种,这不符合现实。在后宫中不存在一枝独秀,只能够百花齐放,那里没有‘一夫一妻’或感情上的长久,因此过度渲染帝王如何至情至性并不真实,年轻人都被现在的电视剧误导了,拍这部戏就是要让他们看到真实历史。”他说。

  随着《后宫甄嬛传》的剧情不断推进,观众也渐渐发现该剧的重点并不是妃嫔如何叫嚣“竟敢和本宫争宠”,也不是笑里藏刀地奉迎“妹妹怀了龙裔,姐姐关心妹妹,特意来看看”,而是通过宫中的尔虞我诈、瞬息万变折射女主角甄嬛从天真烂漫、欲望挣扎到心机复仇的成长变化,该剧的后宫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接近于郑晓龙口中抨击的那个万恶的封建社会,作为一个特殊世态的缩影,只有活下来的人,却没有最终赢家,而宫斗也并非一人之争,每个妃嫔的命运都和家族紧密联系,表象背后是更处心积虑的政治谋划。

  关键词2实力VS偶像

  “陈建斌恰到好处地演出了皇帝的尴尬”

  前有“八阿哥”冯绍峰、“四爷”吴奇隆树立标杆,《后宫甄嬛传》始一亮相,最大争议竟落在陈建斌扮演的雍正上,甚至有人幻灭道:“他叫‘嬛嬛’的样子好像皇阿玛。”表示“鸭梨很大”的陈老师不得不亮出杀手锏,声称和吴奇隆同是41岁。

  其实在这关于年龄的谈资背后,是古装戏愈发偶像化的趋势,而观众也乐得其中。《宫》是晴川和八阿哥的一场宫廷言情,《倾世皇妃》的华服美景比故事情节更胜一筹,《武则天秘史》则更像一部融合暴力、情色、阴谋等多种畅销元素在内的“武则天乱史”。

  所以郑晓龙多次强调,《后宫甄嬛传》不是宫廷偶像剧,也没打算用青春偶像撑场,邀请陈建斌是因开篇雍正已45岁,人物的造型和服饰特点,均按照历史设计。

  “我不是拍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陈建斌恰到好处地演出了一个皇帝在平衡前朝后宫时费尽心思又无能为力的尴尬。”

  陈建斌所受教育颇深,他开玩笑说:“拍完这部戏,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夫一妻真好。”

  事实上,《后宫甄嬛传》里这个雍正的确有心机、够阴沉。迫于年羹尧在朝中的位高权重,雍正百般荣宠其妹妹,即使这个妃子飞扬跋扈;正得宠的甄嬛,也会因旁人的一两句挑唆而受雍正猜忌。在这个皇帝的行为中,似乎只有权衡、平衡、均衡,以及对江山基业的谋划。

  关键词3 速度VS长度

  “要是反应好,说不定还会拍续集”

  即使立意深远、史观严谨、台词考究,但在速食年代,《后宫甄嬛传》的节奏和长度令人堪忧。不少网友抱怨:“电视剧不是科普知识戏,每天满眼尽是妃嫔们的三叩九拜以及各种清宫规矩礼仪,我们理解导演想做精致古装剧的用心,但咱也让戏剧冲突强点儿行不?观众哪有耐性跟着这些妃嫔们再在电视里婆婆妈妈、慢慢腾腾地过一遍日子?”

  可郑晓龙较上劲了,他称:“我整整拍了90集,后来剪成76集,再剪我剪不动了。原来小说写到甄嬛出宫就算完了,书迷们不干,非得让作者接着写,我怎么办?难道出宫后面的戏,换个人拍?76集嫌长是吧?要是反应好,说不定还会拍续集。”

  据郑晓龙透露,好不容易改完剧本,他又往清史专家那儿跑,请教清宫礼仪。平级的妃子见面怎么行礼?有尊卑之分的又怎样行礼?甚至手该放哪儿都有讲究。学完礼仪,他又去丈量土地,从养心殿到乾清宫多远?到慈宁宫又多远?有了准确的时空对照关系,“才估摸得出来,雍正下了朝去见妃子,要经过多少弯弯绕”。就连戏里的清朝家具都是特别定制的,花费几百万租金,从北京专程运到横店。一样样抠下来,原本在2009年就已经立项的《后宫甄嬛传》悲催地等到宫斗戏泛滥荧屏时才推出,几乎成了“收官之作”,演员急,投资方急,只有郑晓龙不急,他说:“急有什么用?怎么拍我说了算。”

  独家专访

  导演郑晓龙:后宫“把人变成鬼”,这是跟小说最大的区别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说电视剧比小说更有批判力度?

  郑晓龙(以下简称郑):小说主要讲青年男女的情感。这部戏经常围绕女人生子设置情节,子嗣是皇宫里的第一大事,是皇家世袭制度的必然结果。那么皇上面对这么多嫔妃时,怎么可能做到公平?怎么可能有纯洁专一的爱情?所以,我们批判的历史观,就是建立在对封建皇家社会的彻底认识上。其他戏写的皇家那么纯情,都是扯淡。后宫里的女人必然为了自己的生存进行争夺,皇上也不可能做到长久的真正的情感。除了这些,封建社会还有一个制度,就是株连九族。皇家封建王权,用后宫制约前朝,又用前朝平定后宫的权术和手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戏中又特别强调,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最黑暗的地方,都应该受到直接批判。

  记:甄嬛原本就是心思通透的玲珑人儿,在一次次自保、一次次反击中,蜕变成心机女。这跟《步步惊心》中的心机女若曦有一拼。

  郑:心机女都是指小说,小说一上来就把甄嬛当做心机女,电视剧不会,她一开始就是一个清纯的女孩,逐步变得工于心计。如果没有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死变故,她不可能变成心机女,她原来的善良清纯都没有了,这也是一种批判,就是把人变成鬼。这也是对小说的巨大改变,它的批判意义增强了。

  记:皇上对于华妃的专宠,是剧中最大的讽刺,到头来其结局最为悲惨,为什么如此设置,这个人物有原型吗?

  郑: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皇上对华妃不是完全没有感情,她那么明艳,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她是年羹尧的妹妹。皇上要利用年羹尧,同时也在防范年羹尧,他不愿有年家血脉的孩子。如果有了,一旦年羹尧势力做大,最后要造反,把他妹妹的孩子立为皇上,那时怎么办?这就是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戕害。

  记:宫廷礼节描述特别细致,别的作品都是一笔带过,想扫盲吗?有观众觉得这样太繁琐,像是在“科普”。

  郑:确实想让人们对宫廷礼仪知识有所了解。另外,它有仪式化的东西,这样安排也是细节的落地,你有真实细节的堆积,人们才会相信故事的存在。我觉得细节决定成败,一定要在细节上认真。因为是皇宫,你要把反差拍出来,他们穿的衣服,吃的东西都是最精致、最顶尖的,但他们的内心生活却是很不堪的。

  记:甄嬛一句“要想升就要猜透皇上的心思,要想活就要猜透其他女人的心思”,道出了后宫的生存法则,很多人把它看做是现代职场教科书。

  郑:《甄嬛传》能不能看出职场?我不知道。但在我心目中,这跟职场有很大不同。皇上可以生杀予夺,弄不好株连九族,老板怎么可能呢?有些人拿它当职场教科书,实际上达不到,职场还是应该有职场的作品,比如《杜拉拉升职记》。

  记:有网友调侃说,所有后宫戏,斗来斗去,笑到最后的还是本宫。

  郑:皇后也是悲剧人物,她是女人,也希望得到皇上的宠爱,但皇上就是不喜欢她,就认为她工于心计。她心里还有一个痛,是因为皇上喜欢她姐姐。姐姐成为嫡出,所以她一开始就扭曲,但她必须装出母仪天下的贤德,这是她最痛苦的,是跟她人性最违背的。为了保持家族地位,她必须做出表面文章,她想办法把其他女人送到皇上床上,你想想,她是皇上的正牌妻子,一个女人把别的女人送到自己爱的人床上,那种心理会不会扭曲?是不是很悲惨?最开始我也担心蔡少芬演不好会演出港台味,但真的拍了看不出港台演员和内地演员有什么不同。

(责任编辑:朱童曼)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