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中央音乐学院论坛 >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分析论坛新闻报道

杨儒怀先生从教60周年 作曲系教授姚恒璐致贺词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10月26日11:48

  金秋时节,迎来了我们尊敬的杨儒怀先生从教60年周年、86岁寿辰的美好日子,我们作曲系的教学同仁和他的同行晚辈们向他致以衷心的祝贺。

  回顾杨儒怀先生的工作作风,很多场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杨先生上大课时一直保持着“自律”的严谨作风,他从不在讲堂上喝水,坚持站立而不坐着讲,细节之中见真情。直到80岁时,他还可以保持箭步快走、身体力行、思维敏捷、谈吐爽朗。面对外部世界,他总是穿着整齐、西服领带,正如老一代学人所认为的那样,规范的着装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于某些学术方面的看法,他从来都是直言不讳,从不遮遮掩掩,这种“较真”的治学态度,在同事们之间也是被公认和赞许的。所有这些“镜头”回放着一代老知识分子的学者风范和治学态度,也常常成为他的学生们、同事们之间的美谈。

  杨先生的著作《音乐的创作与分析》已经成为各个大学本科、研究生教学的必修参考书,他的曲式结构的理论著述和学术观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对几代音乐学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关于回归曲式、边缘曲式、四部再现等曲式新论,更是引人注目的创见,为曲式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引申性思路,引导读者对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结构的认识,有着完美的总结和提升意义。我们曾经建议他,把这本著作翻译成英文,使其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因为在我们所看到的此类文献当中,这本书的价值应当高于很多英文曲式类书籍的认识水平。

  杨先生指导研究生和博士生,也有着同样的执着和严谨。面对每一位作曲家、每一首作品,他都要亲自领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学生一起商量定夺。我们每一次到访他家,都会看到一堆堆作品的总谱、外文资料,看到了他自己动手研究的种种情景。在图书馆里,总是看到他借书、还书的身影,每一次借到一本新书,他都像淘来新奇之物那样评说一番,并且为下一步如何利用文献展开自己的设想,例如开设什么选修课、为研究生制定什么新的课题,等等。尽管如此,他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作曲家的作品还总是谦虚地说,自己不熟悉怎么指导学生去研究呢,事先自己要研究一番才会同意学生去研究这样的课题。

  丰富的专业演绎能力使得杨先生同样获得我们的钦佩和感叹:从50年代就作品不断的音乐创作经历、以音响演示分析理论的钢琴演奏能力、为音乐专业文献而不断铺垫的英语文献翻译、现场口译能力,等等。此外,教学内容的丰富也是他人生经历的印证,在文革前后在他确定曲式与作品分析方向的教学之前,还先后教授过作曲、和声和复调,那时哪里缺人,他就能填补教学上的空白,这种极强的专业适应力也为现今的年轻学人所感佩。

  从教60周年,意味着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教学成为他人生风景中的主线。他从未获得名利场上的任何“官衔”,也未曾在专业运作之外对 “财富”有过非份之想。一生的教学生涯不仅使他获得“桃李满天下”的盛赞,更为他“终身教授”的学术荣誉增添了靓丽的风采。杨儒怀先生的言行实践给予了我们教学同仁们生动的启迪:治学严谨,一生清廉,学问不止、开拓超前。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恒璐)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