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剧评集锦 > 剧评集锦

2011青戏节:《狂人日记》重构文本的精神内涵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9月30日09:42

  李建军导演的《狂人日记》,沉闷中暗涌着爆发的冲动。演出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被压制”的调子,显示了导演精准的控制力和良好的音乐修养。最终,难以压抑的情绪通过歌声释放了出来,但依然是一种被压制着的呐喊、蹲着的呐喊。着力为之的“自抑”,使得这个戏避免了流于泛滥无度的抒情,而是促成了一种非常节制、有力的表达。观演过程中大量积聚的能量也由于“自抑”而“向内”逆流,在观众们的胸中爆炸。

  舞台设计、灯光设计也着力营造破败和压抑的氛围。远景是一座被拆毁但还没有完全倒下的房子。房子之前是占据着舞台大部分空间的、可移动的三张大桌子(平台),其上乱石丛生,演员就在乱石丛中表演。散落在石块中的地逆光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似乎没有距离观众特别近的东西:与观众保持距离,必然会制造“压抑”。

  除了“狂人”和一旁的吉它手之外,其余的十多个演员并没有扮演固定的“角色”。表演风格不是写实主义的“逼真范儿”,而是当代前卫剧场的“癫狂范儿”,集体“巫术”、声嘶力竭、肢体组合变形等剧场语汇频繁出现。演员的声音主要由无意义的语气词、《高级动物》(窦唯歌曲)式的形容词和鲁迅《狂人日记》的文本片段以及吉它手的歌声构成。你也许可以从《狂人日记》的演出中看到高行健、林兆华、孟京辉、过士行的影子,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我们的实验剧场是有承继关系的、是有脉络可寻的,而不是胡来的、不是沉溺于盲目“断裂”的;这说明自林、孟以来的中国当代实验剧场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某种“传统”,有中国特色的前卫剧场审美理念正在成形。

  李建军导演的《狂人日记》并没有匍匐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脚下,也并没有致力于做一场无趣的“鲁迅作品研究会”。可以说,李建军成功地驾驭了鲁迅的文本:他在作品中准确有力地重构了鲁迅文本的精神内涵。我相信没有读过《狂人日记》的观众,也能迅速领教到鲁迅先生的批判锋芒。但也正是囿于鲁迅《狂人日记》的“局限性”(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继承了西方浪漫主义的滥情和缺智),李建军的《狂人日记》也同样的缺乏理性精神,缺乏有力度的反思,只是控诉、撕裂、现形、点到为止,始于情绪,也终于情绪。

  特约评论员:任明炀 青年戏剧导演、剧评人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