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报道
2009年曾被视为新的3D电影元年,《阿凡达》(影评)的登高一呼,让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厂商都投入3D电影的怀抱,打着《阿凡达》3D技术、《阿凡达》团队制作等旗号的3D电影层出不穷,不过在3D观看体验上做到能与《阿凡达》相提并论的似乎仍然没有出现,今年的多部3D电影大片、包括《加勒比海盗4》的3D效果都为人诟病,只有《功夫熊猫2》(影评)等几部动画片勉强让人觉得不仅只有字幕3D。除了效果不尽如人意,让电影公司头疼的是3D电影的票房,像《阿凡达》的3D版为影片贡献了85%的票房,3D版《加勒比海盗4》的票房只占影片总票房的47%。虽然《加勒比海盗4》靠着前作的威名目前在海外市场上票房表现很好,但该片的北美票房至今都未能达到2.5亿美元,也就是说还没达到制作成本的数字,很大原因就是该片在3D影院的售票表现并不好。不少美国媒体已经在讨论,这波3D风潮是否已经到了消退的时候了。
专题策划 马泽望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爽
票房跌
今年3D片没了票房优势
一部《加勒比海盗4》并不能说明问题,但另一部备受注目的大片,梦工厂的《功夫熊猫2》3D版只为影片贡献了45%的电影票房。最新上映的《绿灯侠》3D票房也只占全部的45%。除了票房不振,与3D电影相关的公司在市场上也没能有好表现,主打3D动画片的梦工厂动画公司股价下跌了18%;美国最大的电影院线帝豪娱乐下跌了11%,负责提供3D眼镜等技术设备的RealD公司股价更下跌达24%!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波的3D电影热潮已经开始消退了。大片云集的夏季档,影院排期已经在向2D电影倾斜,而3D电影表现不佳,势必影响到它们对银幕份额的分配。
《阿凡达》取得破影史纪录的近20亿美元票房,这使得全球电影人一股脑儿地扎入3D的怀抱。但是电影是一项结合艺术与技术的商业产品,两者缺一不可,这方面的反面例子不胜枚举,新的这轮3D电影热也有很多反面典型。去年的《诸神之战》使用后期转制3D,“只有字幕3D”被批得体无完肤,不过当时3D风潮正热,许多观众都边看边骂《诸神之战》,最后该片在美国也有拿到过亿美元票房。随后,《爱丽丝漫游仙境》也打着3D电影头衔上映,票房更是大卖,但同样3D效果不好。连续被3D电影伤了感情的观众们,开始觉得,买贵价票去看画面黑乎乎的3D片,是不是有点不值。
年初的《创:战纪》投下3亿美元制作,但在炫目特技和剧情结构上没能做到两全,在北美只收回1.72亿美元票房,令迪斯尼公司脸上相当难看。虽然3D够炫,仍然有不少的电影人选择只做2D电影,而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今年票房口碑不错的《宿醉2》、《速度与激情5》都不是3D电影,有些甚至是用的胶片而不是数字拍摄。
观众累
3D片画面天生就暗
《阿凡达》之后一年间全球有约70部3D电影在制作或即将上映,但是3D电影的“原罪”仍然没能消除。与普通电影相比3D电影的画面暗淡,到底有多暗淡呢?普通电视机的亮度有25到35FL(foot-Lamberts英尺朗伯,一种亮度单位),使用2D数字放映系统,银幕可以达到15FL,但3D电影的亮度损失可能达到75%到90%!也就是说,一般的3D电影亮度只有3.5FL!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观众抱怨3D电影老是黑乎乎的原因。《阿凡达》首映时,为了满足卡梅隆的要求,拷贝的亮度、色彩经过特别调整,使用最先进的双机播放,亮度达到了10FL,让观众惊艳不已!但一般影院里放映的3D电影只能达到3.5FL的平均亮度水准。有些影院为了省钱,还会调低放映机灯泡的亮度以延长使用寿命,这使得3D电影体验更加糟糕。
眼镜是最致命弱点
电影画面暗淡可能只是为3D电影减分,必须戴眼镜则是3D电影最致命的弱点。《阿凡达》热映同时也出现“晕3菜”这个网络热词,佩戴3D眼镜使观众出现的头晕现象并不是个案。虽然目前已经出现所谓“裸眼”3D技术,但目前还看不到大规模商用的迹象,未来几年上映的3D电影,观众要想体验到3D效果,眼镜仍然需要佩戴。
要得到3D效果,立体观看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有时分式、互补色、偏振光、全息式等,但无论哪一种,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都需要用到对应的3D眼镜才能看到立体效果。3D眼镜也一直在演变,从以前厚重镜框到现在的轻便塑料或是硅胶套,佩戴舒适度应该说比以前要好了许多,但是要看3D电影,这副眼镜目前仍无法取掉。
据悉,3D电影可以让长时间焦距固定在某个距离的眼睛得到锻炼,但如果超过5分钟,就会造成眼部疲劳。这和看电脑看多了是一个道理,而由于 3D电影比普通的2D电影更刺激眼睛,一些人的不适感便会加重,比如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这是“晕3菜”的由来。而为了保护儿童,意大利甚至禁止6岁以下的儿童观看3D电影。
主创苦
导演、演员等等等
其实,好莱坞除了技术狂人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之外,大多数电影人都对3D电影不太感兴趣。像同样是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公司今年推出自己的首部动画电影《兰戈》,都没有用3D格式。而詹姆斯·迈克沃伊、妮可·基德曼等不少演员都有说过自己不喜欢3D电影这类话。
其实,3D电影的拍摄要比普通电影要辛苦得多。这点,拍过3D电影《唐吉可德》、目前正在为另一部3D电影《大闹天宫》担任监制的内地导演阿甘可以跟大家分享。《唐吉可德》使用的是当时国际最先进的3D拍摄设备 Red摄影机,影片正式开拍前一个月左右,剧组在德国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了试拍,拍摄3D电影不仅仅是使用摄影机这么简单,从置景到布光到走位都非常讲究。
阿甘说同样的电影拍成2D两个月就够了,但拍3D至少得三个月,“每拍一个镜头都要重新调试摄影机,因为每个镜头的立体效果是不同的,而且还有运动镜头,视差要随时改变,现场要调试很长时间,因此演员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等。”《唐吉可德》的主演郭涛、王刚等人都是首次拍摄3D电影,几个人就笑谈3D电影原来就是“等等等”。像王刚经常化好妆结果一天都拍不上戏,因为是双机拍摄,70%又是在绿幕背景下表演,对布景、走位等要求都相当高。所以郭涛、王刚闲着就聊养儿经,或是谈谈古董。苦等之余,刘桦等人甚至把火锅都架到片场来了。
影院折腾
调灯泡是权宜之计
虽然3D电影有着种种天生弱点,但毕竟有不少等着上映的大片是3D的。在今年5月到9月的夏季档中,美国一共有16部3D电影上映,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最重要的当属7月1日在美国上映的《变形金刚3》和7月15日上映的《哈利·波特7(下)》。这些电影,观众也不能不看,于是都在想着办法让观影体验尽量好起来。
《变形金刚3》的导演迈克尔·贝上周便和院线的负责人接触,希望他们同意将3D放映机调得更亮一点,这样可以让画面更亮丽,当然,也可能缩短放映机灯泡的寿命。“我们把所有可用的资源都放了进去,”派拉蒙的主席布拉德·格雷表示。“这(指《变3》)是我生平最壮观的视觉体验。只要我的名字在电影上,我就一定要把技术做到完美。”迈克尔·贝在采访时说,“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保证每一个镜头的3D化效果。观众们会对差劲的3D电影和精细的3D电影做出反应。”派拉蒙的副总裁Rob Moore说:“他们会坐在影院里想 等等,这片子我看3D还是2D版呢? 嗯,等看《变形金刚3》的观众离场时,他们一定会说: 这片子必须、绝对要看3D的! ”看来,片方也注意到了放映效果对3D电影的影响,但是,迈克尔·贝的放映要求在《变形金刚3》大规模上映时3D影厅能得到多大的票房份额仍然不好说。
换设备成本太高
调亮度只能是一时之计,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法当然不是没有,比如换最新的放映设备,但是更新设备花费相当大。今年2月,广州正佳飞扬和青宫电影城引进了五套DP2K-32B数字放映机,这种放映机在2010年12月1日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亮放映机”认证,被视为解决了当今3D数字电影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放映机亮度是判断观影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高亮度放映设备的3D电影尤其如此。DP2K-32B数字放映机在颜色校准模式下经测量和验证具有36000流明(Lumen,光通量的单位,指蜡烛一烛光在1米以外的所显现出的亮度)精确亮度,可完美放映3D内容。但是一套这种设备需要上百万元,从放映机到银幕都需要更换,业者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全数更新旧有的3D放映机。而且谁也不知道3D电影的风潮,是不是会很快消退,虽然《变形金刚3》和《哈利·波特7(下)》为今年的3D电影撑起大旗,但不可忽视的是接下来更多的大片抛弃了3D,比如《碟中谍4》、《福尔摩斯2》、《复仇者》、《星际迷航2》、《蝙蝠侠3》、《谍影重重4》、《007》第23集、《钢铁侠3》等均无需戴3D眼镜去影院观看。
前车可鉴
3D风潮几度消退 观影太累是主因
《阿凡达》上映时,詹姆斯·卡梅隆曾说:“2009年将是3D电影的元年,立体电影的时代即将到来。”但3D电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3D电影最早可以回溯到1922年,当年的9月27日,洛杉矶一家宾馆里上映了一部名为《爱的力量》的3D电影,同年还有另外一部《M.A.R.S》上映,当然这些都是无声电影,之后的几年里还出现过几部短片,但当时电影都仍然为成为主流娱乐而努力,画面、音响、特效上都在技术攻关阶段,更具实验性质的3D显然更难满足一般观众的要求,因此,3D电影只是在当年出现过,热潮都谈不上,很快就消失无影无踪了,而《爱的力量》电影胶片也已经遗失。
到了1952年,随着技术的进步,3D电影的“黄金时代”终于来临了,当年上映的《非洲历险记》也被认为是影史上第一部3D彩色电影,当时的宣传语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影片中对那头食人狮低劣而奇观式的展现现在看来实在是粗糙得无法观看,《生活》杂志当时给该片的评价是“廉价、荒谬”,但很多观众都涌进电影院去感受“自然视角”。这部影片小小地推动了3D技术的发展,之后两年里,出现了《恐怖蜡像馆》这样的卖座3D电影,同时也是立体声电影的开始,迪斯尼都制作了一部3D音乐卡通片来试水,希区柯克也拍过一部3D版的《电话谋杀案》,是当年3D热潮中为数不多的精品。不过3D仍然只是一个噱头,当时出现了很多3D短片,它们通常会在美国一些城镇的网球比赛或是什么展销会上放映。3D剧情长片在那几年确实出现了不少,但是热度并没能保持多久,笨重的3D眼镜让观众非常不舒服,对于那些本身戴眼镜的观众来说更是一种折磨,1954年之后,3D电影又一次销声匿迹。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一部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同年,以3D方式拍摄的《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令到3D电影慢慢复苏。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更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这一波的3D电影热度虽然不高,但生命力强,3D电影也时有出现。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也让卡梅隆在2004年就提出3D时代即将到来的说法。然而,如今3D电影依然没有发展到可以裸眼观看的地步,《阿凡达》上映时观众反应的“晕三菜”、眼镜太重、戴起来不舒服等问题,依然制约着3D电影的发展,加上急功近利的电影公司大量投放“伪3D”电影,看来这波3D热潮也很难持续了。
关于3D风的八个吐槽点
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是3D电影的反对者,他专门撰文历数了3D电影的弊端。尽管《阿凡达》及之后的3D电影给好莱坞带来巨大收益,但3D电影仍然有不少局限性,除了观看体验上的不尽完美,强推3D电影更牵涉到巨额的商业利益,3D电影在题材上也给电影工作者设定了不少限制,好莱坞一向喜欢以新技术筑起自身利益保护的壁垒,3D电影只不过是继彩色画面、宽银幕、立体声等新技术之后的又一法宝。
1 多一D是浪费:观众在看2D电影的时候,脑海中的印象其实已经与可以自动生成3D影像了,画面在人脑中是立体的,3D电影只是对视觉的欺骗,没有说服力。
2 无助观影体验:回想那些你看过的伟大的电影,它们需要是3D的吗?一部伟大的电影足够激起你的思维想象,《卡萨布兰卡》、《冰风暴》这些电影如果是3D的话能带给你更多感受吗?
3 分散注意力:3D电影希望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它的画面仍然是2D的。2D电影中,导演使用不同距离的焦点,用前景和背景的区分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3D电影科技则失去景深的魅力,强调身临其境让每一层不同距离的景物都处于同样清楚的焦点中,实际上剥夺了导演引导观众注意力的手段。
4 晕3菜:3D技术的确会带来不一般的视觉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并非是健康的。西北大学的罗森博格博士认为人通过视觉得到的自然3D感和看3D电影获得的立体感在机制上是不同的,观看3D影视,大脑工作强度比平时大,容易造成头疼。消费者报告指出15%的3D电影观众都会感到头疼和眼部疲劳。
5 3D风只为卖设备:新的3D电影需要新的摄制和放映设备,3D神话的背后是相关产业的厂商在推波助澜。电影院被要求升级换代设备,美国有厂商甚至要求如果不放映3D版本的话,电影院也别想得到普通2D版本的电影。
6 3D电影画面暗:看3D电影要戴眼镜,这让画面亮度损失很大。放映机投射出的画面亮度有15FL,但通过眼镜观看的画面亮度一般只有3到6FL,所以才有那么多观众觉得3D电影总是黑乎乎的。IMAX的投射亮度有22FL,看3D电影所以才会觉得更亮一些。
7 3D可以卖贵票:加上3D名头电影的票价比普通电影要贵5到7.5美元。
8 导演创作受限:卡梅隆是技术天才,《阿凡达》在技术上也是部杰作。老板们自然不会放过这股3D热,但是所有电影都适合3D吗?蒂姆·伯顿的3D版《爱丽丝漫游奇境》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3D并非伯顿所想,而是在片方要求下转制成3D版的,而且,相对多收的几美元票价,影片的3D效果真的值回票价吗?而为了招徕更多年轻观众,3D影片尽量要争取能定级在PG13以下,这也意味着对导演创作空间的限制。
下半年必看3D大片
《变形金刚:月黑之时》
导演:迈克尔·贝
主演:希亚·拉博夫、罗茜·汉丁顿-惠特莉、乔什·杜哈明
《变形金刚:月黑之时》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第三部,这部3D电影是万众期待的派拉蒙暑期大作,该片在美国试映后,目前一片叫好,值得期待!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导演:大卫·叶慈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爱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
从“魔法石”到“死亡圣器”,“哈利·波特”系列走了11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将以3D方式来终结这部奇幻史诗。
《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
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主演:杰米·贝尔、安迪·瑟金斯、西蒙·佩吉
光凭监制彼得·杰克逊和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名号,《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就将是不少观众的必选之作了,影片采用动作表演捕捉技术制作,用彼得·杰克逊本人的话说,就是“通过CGI技术,还原漫画里的世界,让一切看上去就像把埃尔热(原著作者)的原图影像化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