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拍摄毛泽东的很多,却极少有剧情讲述毛泽东年轻时的心路历程。而这段青年时期,恰恰是对人的发展最为关键。他在年轻时究竟经历了什么?他的思想到底有多超前?为什么能想到“以农村包围城市”这种战略?为什么这个人将来能够成为毛主席?我们希望剧中的毛泽东要生活化、平民化,很贴近真实生活。这不仅要求演员去体会角色在当日复杂的人生抉择,更要求演员以日常化的表现来处理内心中报国的急切和煎熬。她指导演员,特别是几位主角,要求他们一定“不能端着”,要“放下演戏的姿态”,“最后没有演就是最大的成功”。导演认为黄海冰的青年毛泽东是目前相关影视作品中最像的一个,也是《开天辟地》这部剧里最神似的伟人,无论是相貌、举止动作、语气,黄海冰都拿捏的非常到位,确实下了非常多的苦功。
2008年,黄海冰在《同心》中已扮演过毛泽东,当提及《开天辟地》和《同心》中的毛泽东有什么不一样时,黄海冰坦言这两个毛泽东虽然是一个人,但却身处两个不同时期。《同心》中的毛泽东是“毛主席”,《开天辟地》中的毛泽东充其量就是个革命干部。他笑称“经过八一电影制片厂那些老师们的轮番指导,对毛主席的神态已捻熟于胸”。此言非虚,即使在拍戏间隙的自然状态中,黄海冰拿烟的姿势,左手叉腰右手舞动的站姿,也颇有主席的神韵,工作人员都调侃说“真是越看越像主席”。然而对于二十多岁的毛泽东来说,戏中反而不需要“叉腰”的领袖风范,应该体现年轻人活泼朝气的个性。过犹不及,黄海冰必须在演戏中寻找一种更为松弛的状态,甚至改掉好些已经成“习惯”的舞台亮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