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上海电影节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 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新闻报道

论坛实录:发现新蓝海 新媒体新疆域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6月18日13:07
搜狐视频COO刘春
搜狐视频COO刘春(点击观看高清组图)
 视频: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媒体论坛
  主持人:报刊杂志,他自己要养一帮记者,他还要约一些名人名家,他还有普通读者的来稿,这里面他有一些挑选机制,大量的稿不会选用,但是他选用的稿肯定是够质量的。为什么人家会愿意冒着不被选中的风险,就是因为他有奖励,而且这个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人做得好是可以从业余发展到专业的。这个机制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在视频网络上出现?

  刘春:赵总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未来我们一定要让个体的提供商有回报,以文字为例,文字2.0的时代作家在互联网发表的作品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点击分帐,通过互联网收费,点击一次一块钱,一千万人,一千万,他获得了30%、50%。这个回报率远远高于他一般的版权收入。未来的互联网除了分享模式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就是我们跟一些特殊的作品、非常重要的作品采取点击分帐的方式。一部纪录片,有些记录片特别好、特别喜鹊。一般作者纪录片一集是一万块钱,这个收入成本是非常低的。假设我们放在互联网上,采取点击一次一块钱,这种稀缺产品内容的稀缺性对于特定的受众有强烈的拉动性。有五百万人看,就有五百万收入。假设我们50%分帐给作者,作者就是250万。250万一集在纪录片界是不可想象的。稀缺产品是需要定制的,不瞒你说,我最近马上就有一部这样的片子。

  刘春宁:互联网上有一种专业类的肯定是要给版权费的。另外一部分是原创的团队,他们介于模糊的界限,他们是一个小的团队,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他就希望你帮他们推广,帮助他有一种成就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这个东西是怎 的。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共同打造一个按用户点击、按照广告客户分成,给真正输出劳动的人有回报。这也要建立一个产业链。很多视频是社交化的视频,很多的视频是好朋友之间分享的。你拍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几个好朋友聚会,这是不公开的。在我的SNS里面是不公开的。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给我们的普通用户,希望更好的服务于它的生活。这类东西谈不上版权,而是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存储和带宽。这种内容要区别来判断。只要有商业价值回报的内容,我们一定都要给内容的贡献者、版权商提供更好的回报。

  主持人:到将来,多大的团队是在保持业余的姿态,但是他生产出来的短片、视频是够质量的、是经常的能被专业的网站所录用的。因为我们知道,传统的报纸和杂志,给报刊杂志写稿费,现在比较低的是一百块钱一千字,高的是五百、八百的。但是有些文学网站号称,你把你的作品放上来,点击,我就给你钱。但是真正能赚到年薪一百万、五十万的很少。大部分人一天写两万字、三万字,简直就是一个机器,我也不能想象一天写两万字能写出好东西。很多人在做蚂蚁的工作,他把里面大量的垃圾填进去。真正能够做好东西、赚钱的人很少。在视频这个领域,几位觉得未来一个像样的东西,做出来的东西可用度比较高。他大概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大概这支队伍有多么庞大?

  刘春:具体的数字谁也说不出,这是一个发展的年代。我们可以用文字2.0的时代做一个比喻。早年做专业的作家,占们的文学刊物,后来就是文学网站,所以有了网络写手。我们可以看出大量的网络写手出现,比如说慕容雪村、天下大唱、悬疑小说、恐怖小说都是这些人写的。这些文字领域的人将来在视频领域都会出现。比如说为什么微小说在文字2.0时代会发展?因为在传统领域他会受到言论的禁忌,在互联网时代他会有一些释放。在未来视频2.0时代会有一个新的领域出现,这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古永锵:我同意刘总的观点,包括现在我们拍客做了三年,现在全国各地确实有一些全职的,但是大部分的还是兼职。这方面几千几万都有。

  主持人:连谷歌都没有跨界跨到电视领域。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和视频是可以类比的,但是有一个方面不能类比,因为你可以一个人,只要是吃饱肚子的时候去写长篇小说,但是不可能一个人拍一个长片网络视频剧,肯定拍一个短片,因为这是需要钱的。我们不说像赵总那边的水平,正常的能够拿得出手的还是需要团队。会不会最终产生一种结果?刚才通道商和内容商说,通道商说我也不会去踩你们的线,内容商说我们也不会自己把内容垄断起来自己卖。最终会不会形成一个寡头的格局?有五六家做新媒体内容的做得非常好的。也有多少家平台。这个平台里面可以互通有无,但是做大了以后别的很难进来。还是说会形成其他的格局?

  古永锵:可以参考电视剧,现在做得很好的公司不多的,但是还是有很多公司在做。我们金字塔的结构在行业里面。

  刘春:我做互联网也才十来天,我感觉互联网生机勃勃,大家的冲劲很足,但是我也感觉到一些小的问题,大家的竞争意识过于强烈,过于你死我活,互相掐的感觉。我老在我们公司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竞合的关系,天下之大,谁可以一家通吃?而且我觉得网络视频现在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产业。如果一个年轻的产业一开始走向恶性竞争?传统媒体恶性竞争非常激烈,互相告状、互相拆台、互相加价 。所有香港无线想买的电视剧,亚视都以高于30%的价格来买。最终把一个产业弄垮了以后,马总他们也会受到很多的损失。所以古总,我们应该合作。

  古永锵:我们创业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观念,我们需要合作力,一人一口的精神。合作分享使这个行业做大,我们在座每一位在这个价值链都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每一个价值核心都不一样。如果我们老是隔行如隔山的去掐对方,或者是在同行里面互掐的话,这个行业做不大。

  刘春宁:我们不要恶性竞争。中国家电行业早期就是太没有远见了。所以最后便宜的,实际上是把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毁了,利润率太低了。我们无论是平台商还是内容商一定要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任何一个产业一定有几家做得非常好的,有中间的公司,总有公司变大了,因为他的企业战略决策走下坡路,中小企业变大起来,又有很多企业在最下面生存。视频行业也是这样,未来一定有几家内容商做得很好,也有在中间的也做得不错。我很同意我们这个行业应该更健康的、更有远见卓识的把这个做好。整个商业模式是健康的,不能大家都花巨资买内容,发现权行业买的内容,即使用户全付费了,广告用户全付费了,你也回不了本。整个行业就轰然倒塌了。一旦倒塌的时候,内容也不值钱了。其实不管是腾讯、搜狐还是优酷,我们这个产业应该看得更远,我们应该营造一个更大的行业,而不是我们进来把谁怎么样了。这是一个共识,应该是产业蛋糕都做大了,大家都把中国的视频做成全世界最好的,内容最牛的,平台用户体验是最棒的,其实大家就健康的走下去了。而不是说今天谁要把谁怎么样。

  主持人:刘总这么一说的话,以下的记者就没有办法写了。你们三家打起来,明天就是头条。王总,你今天没有竞争对手在这边,你们作为手机的平台和网络平台有什么合作的关系?

  王优:我们从合作,我们跟搜狐、优酷都有合作。从移动来说,我们做的平台比他们更面向用户和更面向技术平台。我们大量的做分发的工作。我们也需要和搜狐、优酷、腾讯合作。希望他们帮助我们整合内容。因为我们现在是做更平台化的。我们跟他们之间有一个更大的区别,我们觉得移动用户都是我们的用户,所以我们不会去在这个地方再做其他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跟在座的各位都要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包括我们对上游,从另外一个角度,现在移动,包括手机报、包括飞信,我们对内容产业已经做了很多的贡献,包括我们在前期的预热,包括给他们做内容的炒作,包括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成本的评估,我们要做大量的工作。要说竞争的话,我们也有,我们希望我们的用户是通过移动手机商用视频,比其他运营商感觉更好,最终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时候选择中国移动。

  主持人:视频网站把一些好的、原创的视频打包卖给你们,你们在移动的平台上播出。在地铁、公交车上只能看你的。但是同样的内容如果在网站上能够免费看到,这个内容搬到手机平台的时候它的魅力不是就减弱了很多?

  王优:所以我们选择内容的方向跟他们不太一样。我们现在放的内容适合于手机播放。我们很多伙伴是专门为手机制作的内容。第三,我们选择的内容是在首发期。我们现在也跟视频网站合作,他们收费的部分跟我们合作,我们希望通过手机、网站,我们也有自己的客户,我们做三屏互动统一。用户不管从什么网络里面看的时候,哪怕从其他运营商网络看,当他要付费的时候,他只需要输号码就可以了。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用户管理的收费。

  主持人:接下来大家可以提问。

  记者:作为一个年轻的想投身新媒体视频领域的未来的从业人员,一个导演来说,非常想得到行业内很多的投资、媒体的重视。想问问各位互联网公司,有没有一些支持新兴导演的计划,有没有一些举措?

  刘春宁:我们肯定是有这个计划的,不光是我们,别人也有。我们现在搞的大赛就是支持优秀的青年导演。除了去评选电影电视以外,我们还支持所有有创作能力的学生去拍电影,这里面有很多的费用我们也会赞助,我们也会以比较高的奖金支持优秀的人脱颖而出。我们这些平台商都有这个梦想,能够把中国的产业做大,我们都有这个意愿支持年轻的有艺术天才的人。

  主持人:能不能透露一下高的奖金是多少?我马上回去写方案。

  刘春宁:大学生一等奖的奖金都是在30万以上。

  记者:我是中国电信的,就是刚才说的中国移动没有到来的对手。我是中国电信江苏公司专门做IPTV的。之前我们也跟中影集团有过几次沟通,但是无果。IPTV在江苏互动电视的发展,因为今天新媒体没有互动电视的话题,互动电视的发展在江苏是非常好的,在上海也还不错。江苏的用户已经超过了两百多万,天一视讯手机电视在江苏也是最好的。而我们的电影点播在互动电视上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喜洋洋灰太郎和让子弹飞的电影在我们五块钱点播,一个月收费可以达到40多万。如果在一个省在200多万的用户上可以达到40多万,我可以推广到全国,在全国电信IPTV做一个院线以外的新媒体院线。他就不用购买DVD,打击盗版。如果中影集团能够跟我们有一个互动的合作,是一个未来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赵海城:你说的这个我特别兴奋,跟中国移动王总谈了很多次都没有说过钱的事。您说江苏这个平台,一个片子可以达到40万,我们扩充到10个地方,一个月就是400万,扩充到32个地方,一个月1200万。相当于要4000万左右的票房,为了4000万左右的票房还要再投入七八百万做宣发。这又得需要两三百万票房。跟你们合作没有问题,专门为电信的IPTV做节目,只要分帐明确,能拿到钱。

  我们07年做新媒体的时候不知道所谓的盈利模式,今天看起来大家都觉得,刘总说没有问题,新媒体肯定会拿到钱,方向是有了,但是我一直强调的是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就是怎么算,我通过哪能够看到你的用户交的钱,我怎么跟你分,我得实实在在拿到钱。面对新媒体视听节目的原创性和普及性,中影集团、中影股份为什么还要做呢?我觉得我们还要做精品,要做有示范和引领的。就像刚才主持人提到的报纸,报纸对专业和团队之外的吸引是靠盈利。钱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别重要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从制作者、传播者到消费者形成一个特别良性的循环。愿意跟中国电信合作,而且跟你们提要求,只要不符合要求,我这边可能就没有很好的经济收益,我肯定按照你们的要求继续做。谢谢。

  记者:目前我们跟上海百事通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分成比例,现在江苏一个省给上海一个市一年可以达到一个多亿的收益。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古总,你们一直在致力于新媒体剧的发展,IPTV现在没有广告,在广告和未来视频点播收费上,你们觉得你们盈利将来会往哪方面更加侧重?

  古永锵:从媒体的发展,广告先行,收费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做。从消费者角度,除了差异化内容,还有窗口期的概念。在收费和免费之间我们有不同的窗口。这一块,收费是需要培养的,我们跟中国移动合作这一块,跟营销的合作也是很好的。因为支付很重要。包括电信也是,支付手段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我是一个导演,也拍了一个小片子,也跟优酷有过合作。我们想反映一个情况,自从我上传了一天,有一百多万的点击率,各大媒体,中小、大一点的视频网站都跟我要片子,我很开心都给他们。我问他们,如果有一些分成可以给我一点,但是我当然没有期待着去要。大家都说没有钱。

  古永锵:你应该先谈合作。

  记者:经验也比较少。除了搜狐以外,各个视频网站都跟我拿过片子放在他们视频网站首页推广。我发现有的网站做他们自己的广告,为什么我的片子做广告,我自己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我没有得到下一部片子的动力。中国移动的方法很好,他的电影节,我的片子也入围了,他是有20%的分成。这是一个很好的,影片至少有盈利的方式。我迄今为止没有拿到一点的回报。

  赵海城:跟我们合作,我帮你要。你们是什么片子?

  记者:《人有三级》。

  赵海城:我参加金鹏奖领奖的时候我看了这个片子。

  主持人:为什么我不愿意给网站写稿,也是因为网站不给我稿费。

  古永锵:我们有专业的团队挖掘这样的人才,会有直接的人跟你联系,围绕不同项目有不同的合作方式。

  主持人:像她这样已经慢慢进入专业领域的。你是在学院里面学的还是自己玩的?

  记者:香港一所大学学的。

  主持人:她拍第一部你们已经意识到她的水平了,她拍完第一部以后,你觉得她有前途,你们就会合作?作为三步,第一步是超市里面免费发的食品。她第二部有前途吗?

  刘春宁:应该是很有前途的。包括有才华的人包括导演,她在网站里如果没有跟我谈商业分成协议的话,我也很难分钱给她。以后应该是我们先去通过商务的合作,大家签下协议,我们分成比例,是按广告、按收入,否则的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是按照一个契约的关系大家去合作。不能说我们凭感情,这个从操作上是不现实的。我们几个平台商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我们内容的制作商是能够赚到钱的,大家是共赢的。刘春是拍纪录片的,到美国档案馆的时候,美国档案馆的所有东西都是不要钱的,他的文化是要贡献人类的价值。如果你非要给他定一个价,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怎么看文化产业和链条,我们不能天天说收费,过两天什么都要谈收费,又变成另外一个味道了。我觉得要辩证的看。

  王优:我们是和慈文电影委托方合作的,我们希望参加拍客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是五大合作伙伴,优酷、搜狐、土豆都有。当你的内容传上来的时候,我们是在首页。我们强调所有的合作伙伴必须把所有的信息拿过来给我们看。我们去年举办了一个月,我们一个月之内有一个拍的《童话》,叫张城,当时拿了一个月十几万的分成。拍的片子是二十分钟,《杀手的童话》,所以我们也欢迎大家继续参加我们这样的活动。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如果你们之间没有契约的话,我们是不能把你算在排位赛上的。因为到最后你不告他也会告我们,告我们也很麻烦。

  古永锵:就像电影公司,你肯定也有一个样片,你的样片到我们这儿了,我们会找人直接跟你联系。好东西肯定会有人要。

  记者:电影频道活动传媒的。想问一下王总。现在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是最大的。现在手机视频、用户主要也都是在WEB网络2.5上面进行观看、收费。将来新媒体发展得很快,不管是终端还是网络发展都很快,将来如果变成了用户都是用WIFI、新的智能手机来看视频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新的商务模式,您有没有新的构想?

  王优:现在中国移动6亿用户,我们每个月手机视频用户有4千多万。我们60%是通过2.5看。大量的用户也是通过3G。现在还有中国的民族知识产权TD的网络覆盖也很高。现在大中型城市和二三线城市都覆盖完了。我们的马力也到300多。中国移动也在推出无线城市,就是WIFI。中国的上海在未来两三年之内,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第一层网络是WIFI,第二层网络是4G。我们都知道用户的真实身份,我们还是通过SIM卡认证,只要通过这个认证我们还是会坚守我们前向收费的模式。因为中国移动坚持优质的内容要前向收费,对于其他的那些,因为有这么多网站来做,他们也是我们重视的合作伙伴,他们给我们带来用户流量、用户黏性,那个商业模式我们在一定时间之内不会碰它。中国移动再碰到那个地方,就像主持人说的,做得太多了。

  记者:问一下古总和两位刘总。说到新网站合作的问题,这次上海电影节上,优酷、腾讯、搜狐都推出了新的电影计划,以前都是找草根原创,这次都是找张亚东、吴秀波这些明星。这些明星对于你们推广的成本会不会很高?未来分成你们的利润会不会更低一点?

  古永锵:多个层面,我们认为网络影视的探索现在有不同的层级。包括大学生的、草根的。上海电影节还是一个比较专业的电影节。我们昨天的发布更是面向一些跨界的,跟整个电影节本身的定位有关。我们在大学生电影节的时候会有另外的计划发布。

  刘春:跟古总一样,我们想这方面都有多种方式,包括草根的全面分享,也包括专项的推广活动,也包括在电影节上一系列的跨界合作。我相信下一步还有更高端的,会直接进入到专业的制作。而且专业制作电影、电视剧,也包括纪录片、文化节目,所以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之所以选择明星来做,也是互联网的一个特点,一个是跨界,也是满足他们的创作欲望。相对来说在回报、分成上面都是比较简单的,跟专业导演和制作人不太一样。

  刘春宁:刚才我们反复强调了,这个不矛盾。虽然互联网到今天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商业社会有上百年的历史。

  记者:移动和互联网之间的分成是怎么样的?

  第二个问题,现在国外的手机运营商跟电影的合作,手机上的电影,国外运营商现在的现状是什么样?有没有国内的运营商、媒体人、电影人可以借鉴的东西?

  王优:移动化,互联网会成为一个新的媒体,移动现在的票房我们和电影节讨论的一个关键,在电影节期间展映的东西,在移动网络发行过以后,用户数量带来的是最终的业务收入。在我们移动网络上发行的业务,或者用户的总收入。

  现在在全球有40多个运营商开展移动运营的业务。在移动网络上,网络肯定是不稳定,第二个问题是流量,中国移动第一个采用内容计费,用户付费,花钱以后不关心流量了,你不能说你看了这部电影,花了两块钱,流量再收十块钱,这不是明明白白的消费。也有很多人在按照我们的模式在推动。第三,在未来我们这个网络上的延伸,IPTV和互联网电视的区别,IPTV是要保证画面质量的。我们的网络如何保证我们网络的指标。从全球开展业务的情况,我们也是有数据的,中国移动的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包括我们业务收入和用户也是最大的。现在主要是这种情况。

  记者:请问一下马先生,您认为手机电影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会不会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链。在其中会不会产生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

  马中骏:我感觉有可能,因为前一段苹果也发布了一款云计算,在未来的领域里面,不管是PC也好,还是传统的电视也好,或者是移动的媒体,包括中国移动未来可能要推出7寸的或者9寸的屏幕,同时他是移动的。按照云计算的概念,所有的终端都是互通的。给予观众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看到他所想看到的东西。这个时候,他的收费和他的收入都会很可观。这个时候专门为手机制作的电影,有大导演、大明星来出演、来创作,这很正常。

  记者:我是一个美国华侨。电影行业现在有很多和国外公司合拍的片,在新媒体领域会不会也有合拍片?

  刘春宁:应该会有。跟传统的渠道是一样的。主要看这个剧本的价值和演员的阵容,还有他本身对于互联网在线视频用户群的匹配度,包括商业价值的回报,这没有什么区别。当然还要经过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因为毕竟是和外面合作拍的,这是一个过程,但是肯定会有。

  赵海城:应该会,但是还没有先例,他提了一个我没有想到过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可以合作。

  主持人:法律法规方面现在有什么规定吗?还是参照现有的电影和电视?

  古永锵:有一些独立的工作室专门在策划这方面的事。

  记者:我也是入围了这次手机电影节的单元。我这次做的作品就是在今年,几个奖项都有一个特点,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手机电影、手机剧,也可以看作一个网络视频,对于我这个内容传播者来说,我就有一个不太清楚的地方,这几种里面,哪怕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会不会有一些区别?为什么在北京从进地铁到出地铁,手机电视是三分钟的程度。前两天香港国际电影大赛,它的影片质量参差不齐,几位老师会不会认为三种传统的电影短片和新媒体电影短片和手机电影短片有一个区分?

  马中骏:大家在这里面的合作有一种不能量化的感觉,我们认为三到五分钟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间段,也有的会提出稍微长一些的。国外提出手机电影的长度又比国内长。电影节这一块,原先有一个短片大赛,过渡过来以后,使得我们第一届的手机电影标准严格的程度没有一定要确定怎么样,而是说这样一种短片所显示的短片的内容是否符合比赛的要求。肯定更多从这方面考虑。

  王优:片子的长度我们也聊了一下,我们从现在的用户行为去分析这个数据。随着网络的提升,内容现在看到的长度越来越长。我们刚刚开始运营的时候三分钟,现在平均七分钟,现在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用户用更好的手机把一个电视剧全部看完。这是随着网络上和用户终端的提升是逐步变化的。我们从用户投票和用户使用的习惯定下来的,现在我们一般把好的电影放在手机平台上切到15分钟,我们面向定向的手机终端。在TD网络上面已经切到20几分钟,这和网络和现有的习惯有问题。

  古永锵:屏幕越小、时间越短,带宽越宽,时间越长。PC端我们06、07年的时候微视频,大家看的东西都是很短的,现在电视剧、电影都是高清、都是快速的。所以我认为手机总体来讲肯定会短,十分钟以下,但是随着3G到4G、到5G,我相信时间会越来越长。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讲,在三五分钟里面能够表现,肯定是情节比较简单、节奏比较快。随着宽带越来越宽,可能你会有更富裕的时间,但是我很难想象看那么小的屏幕看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挺累的。

  主持人:电影的形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你去看早年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十分钟左右,因为那个时候电影是一本一本的,你问一个电影发行商这个电影多长,他会告诉你这是十本,不会告诉你多少分钟。是那个时候供货商,拍摄影片的制片方和观众之间慢慢达成一种默契。当年拍了一部很长的影片,80分钟或者70分钟,人家觉得70分钟稍微短了一点,慢慢形成一种行规,没有一种法律说这个电影必须是一百分钟。有的导演拍的作品剪出来是6个小时,放映商都疯了,说我不能放你的影片。我相信现在是一个过渡阶段,在放电影、电视阶段。最终自己形成的格局,从片长上讲,他肯定会找到自己的定位。一个是屏幕的大小,一个是带宽有多大。除了技术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是观众的心理。你在地铁上看的,是三分钟最合适还是十分钟最合适。慢慢找到大家都能够认可的市场。

  新媒体一定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多新的商机,从用户角度来讲,也会有很多新的体验。你在车上、地铁上看,是三分钟合适还是十分钟更合适。慢慢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最佳的市场。我们知道新媒体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新的商机,从普通用户的角度讲,也会有很多新的体验,但是至于钱在什么地方,现在大家都是在摸索阶段。从制作人的角度讲,这个片子应该怎么拍,拍多长,是什么类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会死掉,也可能会发大财。今天的论坛就到这儿,谢谢各位嘉宾,也谢谢大家的参与。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衣云鹤)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