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战国》一出,众皆哗然。有人说是一部向《无间道》致敬的影片,其实不对,这部片子缺乏逻辑支持,根本不是《无间道》。相反,这部片子是向《无极》致敬,充斥了荒唐无稽且缺乏想象力的镜头。
鬼谷子是谁?传说中的人物。据传说,鬼谷子是子夏的学生,而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从这一点来说,孙膑应该懂得起码的周礼。所以,孙膑是应该有帽子的人,披头散发的只能是野人。即便电影里的孙膑有点弱智,起码的形象还是应该注意的。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在魏惠王和齐威王(齐宣王)时期,这个时期各国称王,周王已经不是天下的共主,没有任何国家尿他们那一壶。所以,周王怎么能够召集天下诸侯开大会呢?即便在春秋时期,周王也没有这个能耐。
王的冕,也就是王的帽子是有讲究的,从前后的珠串的数目可以判断此人是王还是诸侯,王是十二串,公侯是九串。此时各国称王,都应该是十二串,可是齐威王的帽子只有九串。说来说去,还是当成了春秋的事情。
在骑兵这一块,这部电影犯了《赵氏孤儿》同样的错误,中原的骑兵起始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武陵之战后,也就是庞涓死后十六年,赵武灵王才继位,那么这部片子中怎么能有骑兵?
古人的称呼是非常讲究的,绝对不能胡来。古人有名有字,平辈之间称字不称名,只有长辈称后辈才直接称名,譬如孔子叫子贡“赐”,叫子路“由”,而学生们称孔子为“夫子”,子夏即便在和师弟言偃吵架的时候也不直称“言偃”或者“偃”,而是称“言子游”(言偃字子游)。因此,庞涓和孙膑之间应该互称字,如果不知道他们的字,以师兄师弟相称也未尝不可。可是电影里从头到尾都是“涓”和“膑”这样的叫法,让人笑掉大牙。
孙膑的原名并不是孙膑,时人称他为孙子,只是因为受国髌刑,为了区别于孙武子,后世称他为孙膑。因此,严格来说,电影里不应该出现孙膑的称呼,不过,这不算大错误。
当然,最大的穿帮还不是历史,而是演员景甜。说实话,看好莱坞电影中女强盗也好女警察也好,真是有几两肌肉的。可是景甜跳舞的时候露出纤细的小胳膊,天哪,我见犹怜,谁相信她能打仗?
算了,很多镜头记不住了,没时间也没兴趣看第二遍,穿帮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