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评论

《国王的演讲》:人性与权力的较量

来源:北国网-辽宁日报 作者:赵健雄
2011年03月02日08:56

  不出所料,《国王的演讲》成了本届奥斯卡奖的最大赢家。

  这部影片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 1936年1月,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驾崩,王位传给了长子爱德华八世。无奈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老兄,因为坚持要娶离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而与皇室和国会发生冲突,遂主动让位给弟弟。从小生活在父亲与哥哥阴影之下、有口吃毛病的约克公爵因此非常不情愿地被推上了国王宝座,对他来讲,在公众场合发言成了必不可少却又难以逾越的关口。

  诸如此类真实生活中的细节往往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却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也因此成为一部电影的题材。

  为国王治疗口吃的莱昂纳尔·罗格是澳大利亚人,既无学历,也没什么资质,甚至不具有行医执照,靠着对那些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的关怀、对人心的洞察与丰富的经验而在业内有一定的名气,百般无奈之下公爵夫人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向其求助。随后两个人(一位是不肯屈从王室规矩,自尊心很强的语言治疗师,另一位则在治疗过程中登上王位)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彼此如何相处、从不信任到信任的充满波折的故事。

  真实情况无从知晓,我们从银幕上看到的只能是演绎,更多反映出来的是电影创作者对历史与人性的理解。

  罗格的做法在譬如中国文化背景中就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老军医”(就其民间的身份而言),居然从一开始就拒绝上门服务,表示:“我需要在治疗室里工作,得到真正的信任和平等对待,不能有例外。 ”而未来的国王也就只好屈尊前往。接下来在如何称呼对方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发生了在我们看来并非必要的争执,罗格根本不理皇室那一套繁文缛节,但正是这样一种坚持,让双方渐渐确立了平等的关系。这很不容易,因为看来强势的一方(即将登基的国王)由另外角度观之则完全是弱势 (深藏着自卑感的病人),许多因素相当复杂地纠结在一起。

  奇迹终于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况下发生了。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国向德国宣战。作为国王,需要通过无线电话筒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知道内情者无不为上任不久的乔治六世捏了一把汗。

  影片最后,国王站在麦克风前,矫正师则像指挥一样站在国王面前,引导他吐出那些词句,顺利完成了载入史册的演讲。

  此后整个二战期间,乔治六世发表演讲时都有这位语言治疗师在场陪伴,他们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权力改变人性,这也无可避免地发生在英国皇室中,正是早年生活在心灵中留下的创伤,造成约克公爵口吃的毛病,而他自己同样难免有皇族的傲慢。如果不是碰到了罗格这样一个“不守规矩”的治疗师,恐怕很难建立起正常的医患关系,口吃也就不可能治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平等作为产生了实际效用的理念,也挽救了国王。

  被至高权力弄得暴虐无度而当事者内心也未必幸福的统治者,历来所在多有。在当今日趋民主化的世界,他们的处境正日趋艰窘。倘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即使对其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解放?

(责任编辑:李瑞芳)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